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12日 星期五

    苍山守护人

    作者:本报记者 张勇 任维东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12日 02版)
    魏家余工作照。本报记者 张勇摄

        大年初一早晨8时,云南大理苍山还笼罩在云雾中,穿着黄色马褂的苍山保洁员魏家余和同事们从洗马潭坐上大索道,来到最高海拔3966米的旅游栈道,冒着刺骨的寒风,在白雪皑皑的山麓上开始了一天的保洁工作。

        “飞来碧落千年雪,点破苍山六月寒。”明代著名书法家吴懋描绘的正是美丽壮观的大理苍山十九峰,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峰形成了万古不变的第四纪冰川奇观和漫天飞舞的苍山雪,与山脚下的洱海一起组成了相映相和的绝世美景。

        “请让一哈!”带着浓重大理方言的声音在身旁响起,记者忙侧身让开,只见一位挑着塑料桶的保洁员站在面前,满是皱纹的脸上洋溢着笑容,黄色马褂里面穿着已呈暗绿色的迷彩服。他刚在海拔3920米高处清扫了厕所,又挑了满满的两桶垃圾前往栈道下端的索道站。“谢谢嘎!”他对记者笑了一下,双手握住扁担上的绳索,小心地踩着积满冰雪的栈道台阶往下走,很快消失在风雪之中。

        在冰雪美景之中,不时可见黄色马褂的身影,他们或清扫栈道上的积雪,或弯腰捡拾雪地上的垃圾,或在清扫地面结冰的厕所,或是挑着垃圾匆匆而过。他们走过去后,绵延曲折的栈道上只有茫茫白雪。

        在空气稀薄的苍山雪域,“黄马褂”们是如何坚持工作的呢?当天傍晚,记者在苍山脚下索道站找到了“黄马褂”魏家余,他是“黄马褂”的头儿,刚收工下山。魏家余有张消瘦黝黑的脸,说话干脆有力。

        “一定要保护好苍山!苍山是我们大理的宝贝,要留给子孙后代!”魏家余说。2011年苍山洗马潭索道建成,他就成为苍山保洁员,还当了16名保洁员的小组长。“黄马褂”最小39岁,最大60岁,原来都是山下的村民。他们每天早晨8时乘索道上山,下午6时下山,中午就在山上吃盒饭。苍山上冬春冰雪覆盖,夏秋风雨交加,他们天天上山,风雪无阻。

        “冰雪寒风不算什么,麻烦的是在雪地上捡垃圾。”魏家余讲述了他和同事历险的故事。2014年12月,在苍山栈道3号平台旁,魏家余看到四五米外的雪地里有一个游客丢弃的饮料瓶,就走进膝盖深的雪地去捡瓶子,没走几步,突然就陷进一个齐腰深的雪坑,动弹不得。同事赶来后用扁担把他拉了出来,他还不放弃,又连滚带爬地绕过雪坑捡回了饮料瓶。不仅在冰雪季节,在盛夏时节也有危险。2014年6月,59岁的保洁员杨园松跨出栈道栏杆,拉住树枝去捡游客丢在树上的饮料瓶,不料树枝折断,杨园松顿时摔下3米高的岩坎,幸亏他落地时双手撑住身子,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大年初四下午,记者又和魏家余通了电话,他正在忙着运垃圾下山。春节期间他们更忙了,每天上山游客3000多人,山上的垃圾也从平时的10多袋猛增到60袋。他说山上的风雪更大了,吹起来的雪花蒙住了人脸。“为苍山保洁,我干着高兴!干着有价值!我要干到干不动为止!”魏家余语气坚定。

        听着魏家余的话,记者仿佛看到了“黄马褂们”与他们守护的翠丽雄伟的苍山映为一体,成为一道“云气开成银色界,天工斫出点苍山”的壮丽风景。

        (本报大理2月11日电 本报记者 张勇 任维东)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