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08日 星期一

    时代先锋

    “把我变成农民”

    ——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科技扶贫纪实(上)

    作者: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宋国强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08日 03版)

        稀疏的头发,黝黑的皮肤,朴素的衣裳,长满茧子的双手——58岁的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站在人群里,活脱脱一个农民形象。

     

        30多年来,李保国在山里“务农”的时间年均超过200天,成了一个不打折扣的“农民教授”。

     

    迎着农民的需求找课题,农业科研才有生命力

     

        “让农民亲近科技、掌握科技,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要学会当农民。”李保国说,“迎着农民的需求找课题,农业科研才有生命力。”

     

        1981年,李保国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椅子还没坐热,上班仅十几天的他就响应学校号召扎进太行山,搞起山区开发研究。

     

        当时的太行山,水旱灾频繁,交通不便,三分之二的地区人均收入不足50元,十分贫困。脱贫致富,成了山区群众最急迫的愿望。

     

        李保国跟课题组的同事们选择了极度贫困的河北省邢台市前南峪村作为开发试点。

     

        前南峪村的山体现了太行山的普遍特点:土层薄、不涵水,土壤瘠薄、有机质少,再加上干旱少雨,基本上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

     

        李保国跟石头山“较起了劲儿”。

     

        为了摸清当地山区的“脾气秉性”,解决种树难题,李保国起早贪黑,跑遍了山上的沟沟坎坎,“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一度成了生活常态。晚上则挑灯夜读,分析数据,寻求破解之道。让树木存活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厚活土层。土从何来?如何保证加厚的土层不被雨水冲蚀?一个个难题在白天的翻山越岭中,在夜晚柴油灯的陪伴中不断得到解决。

     

        李保国提出方法:“聚集土壤,聚集径流”。通过“双聚”措施,前南峪的山土厚了、水多了,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达到了90%。

     

        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治理,前南峪的沟沟壑壑呈现“洋槐头、果树腰”,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1996年,50年一遇的暴雨重创邢台西部山区,前南峪村却青葱依旧。如今的前南峪,林木覆盖率达90.7%,获“全球生态环境建设500佳”提名奖,人均年收入达1.06万元。

     

        深山区治理行得通,丘陵地区如何呢?李保国又将目光投到干旱的太行山丘陵地区。

     

        临城县凤凰岭,鹅卵石密布,干旱缺水,开发难度大。村民们说,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种树,种了死,死了种,再种还是死。

     

        他们找到了李保国。

     

        李保国和群众一起,通过采样发现,表层是乱石滩,下面是礓石层,礓石强碱性,乱石滩不存水,根本种不活树。

     

        “把礓石刨出来,换上土不就可以了吗?”在李保国指导下,绿岭公司在干旱丘陵岗地开辟了治理战场。

     

        凭借李保国“挖走鹅卵石、打破礓石层、开沟建立保水层、聚水节水保水”的荒岗治理技术和“有机肥改土、养鸡治虫、大树开心、见枝拉平”的优质薄皮核桃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荒岗披上绿装。

     

        这些技术成果被荒岗丘陵区农民“复制”,仅邢台市薄皮核桃就发展到60万亩,年产值超过20亿元。“绿岭”品牌还被评为驰名商标。

     

        如今,邢台市西部140万亩荒山披上了绿装,农民过上了富裕日子。李保国由此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全国绿化奖章、河北省特等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能够被农民认可,是很荣幸的事儿

     

        “脱贫为科研出题,科研为脱贫服务。”李保国说,农业科技人员的使命,就是为农民提供最有效的服务;能够被农民认可,是很荣幸的事儿。

     

        在前南峪时,他和妻子郭素萍都是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夫妻俩根本无暇顾及远在保定的家。不得已,他们只好把年迈的母亲和一岁多的儿子也接到村里,一住就是4年多,成了地道的“山里人”。

     

        “我们的课题叫小流域的立体开发,所以好多村民都管我儿子叫‘小流域’。”李保国指着老照片说。

     

        李保国的家在保定,如今,孙子是他的心头肉。前不久,很长时间没回家的李保国风尘仆仆回到保定市家中,一把将孙子抱了起来,在小脸上亲了又亲。刚会说话的孙子有点蒙,问了句:“你是爷爷呗?”一句话,李保国的眼泪一下出来了。为了绿山富民,他付出了太多太多。但李保国无悔。他走过的山区,已经发生巨变,山绿了,人富了。

     

        “常年奔走在山里,和果农们熟了,特别有感情。”李保国说,乡亲们家里做了好吃的,都爱把我往家里拽。有时候,还真左右为难,一天得吃五六家的饭。不去,不好意思。

     

        有一次,李保国行至内丘县摩天岭村遇上交通堵塞,进退不得。他下车察看,被村民认了出来。听说他急着回保定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人群中有人喊道:“快把我家院墙推了,让李老师的车过去!”没容李保国阻拦,几个人一拥而上,硬是将路边一堵土坯墙围成的农家院扒开一个三米多宽的缺口,让车通过。那时的场景,李保国至今难忘。

     

        “做这样的农民教授,值!”李保国说,自己的根已经扎在大山里,睁眼闭眼全是沟沟坎坎、乡里乡亲。

     

        (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宋国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