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少帅》为中国的历史正剧创作树立了一个标杆。它的意义在于,不是用史、用事去写人,而是用人去写史、写事,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突破。把人着重放到历史情境、历史关系当中去塑造,创造了历史正剧的新的范式。
第二,《少帅》体现了偶然性和必然性相结合的历史观。历史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人去实现,没有一部历史是按照个人意愿完成的。从这部作品中能非常明确地看到,无论是东北的事变、华北的事变,还是西安事变,都是在历史的必然性和个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偶然性的结合,剧中把这种历史观体现得非常好。
第三,《少帅》对于年轻人成长和父子关系的处理,是中国影视作品近年来少有的成长叙事。张学良与张作霖的父子关系,与郭松龄、杨宇霆、蒋介石等长者的关系写得非常扎实,把国家历史的命运与个人的成长动机、心理动机结合在一起,增加了情感价值和情感真实度,令人印象深刻。
第四,《少帅》在艺术完成度方面是这些年少见的不浮躁、不急于用某种商业性去影响观众,而是真正用“人”来立剧的电视剧。把人写活,剧就起来了。而且演员的表演非常舒服,都是努力往人物上靠,人物跟整体创作的艺术追求和审美观点之间达成了非常好的契合。(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