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04日 星期四

    创新创业教育:多少瓶颈待突破

    作者: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课题组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04日 15版)

        编者按: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开展。在此过程中,高校如何探索并确立恰当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把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方向日显重要。

     

        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从教育部2002年确定的9所创业教育试点高校、2008年30个创新与创业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015年50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和国内创新型高校中选取了26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并对这些高校及其所在省(直辖市)教育厅进行了调研走访。我们以此为样本,并结合西南科技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一起探讨——

     

        “三创教育”理念从2001年提出至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三创教育”主张把创业教育、创造教育、创新教育结合起来,将其渗透到创业教育实践的全过程之中。第二阶段,仍称“三创教育”,但“三创”的内涵有微妙变化,一些学校以“创意”代替了“创造”。随着试点高校对这一理念理解的深化和发展,一些高校也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中,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三创教育”的内在关联与先后逻辑进行了个性化的诠释和解读。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在此政策推动下,各高校均已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就目前而言,各个高校在机构设置方面主要呈现出创新创业领导小组负责制、多部门联合负责制、专门创新创业教育机构负责制三种类型。

     

        然而目前,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各有优势、各有特色,遇到的瓶颈问题也都不尽相同。

     

        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育人合力尚未形成

     

        办学实力较强的综合性高校学科优势明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队伍建设较为系统,学校社会资源丰富,但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学生自主创业意愿不强,创业项目的转化落地率较低,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的“锦标观念”突出,功利色彩较浓;而普通高校以及高职院校因其特定的学科背景,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较强,科研成果的转化较快,容易落地孵化。同时,受限于学校学科力量较弱,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科学研究和理论提升,缺少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材编写困难重重,此外学校影响力不足,无法吸引优质社会资源与学生创业项目的有效对接。探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氛围刚刚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教育工程,全国各地区的成功案例及典型经验尚未形成和推广,各省对于扶持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建设和政策支持也在逐步确定的阶段,各高校都在探索和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尚未在行业内或区域内形成资源互补和良性互动,无法形成发展的合力。

     

        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并未统一

     

        运行机制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氛围的日益浓厚以及各项工作的逐步推进,各高校都逐步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运行机制。总体上看,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独立式”运行机制,设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由专职人员负责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实行这种机制建构的高校,占调研高校的26%,主要以黑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为代表。二是“嵌入式”运行机制,依托工商管理学院、商学院,成立了相关教学管理机构,多由兼职教师负责相关工作的开展,实行这种机制建构的高校,占调研高校的15%,以中山大学等高校为代表;三是“联动式”运行机制,由学校领导牵头,协调教务、学生、就业、科技创业园区等机构成立了工作指导委员会,各部门协同负责,实行这种机制建构的学校,占调研高校的59%,以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这也是目前高校较为普遍的运行机制。由此可见,由于国家层面未进行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各高校对于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认知程度和执行力度也不尽相同。

     

        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仍需完善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相对复杂的教育过程,包括意识激发、理论传授、模拟演练、实操实践等多个核心环节。同时,它又是一个教育效果呈现周期较长的工程。因此,科学评价教育的效果,就成为指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发展的风向标。目前,国内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评价标准认识上存在一定争议,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数据指向,将创业率作为衡量就业创业教育的标准;二是锦标指向,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的成绩作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体现;三是能力指向,认为内化的素质和外化的行为是衡量教育效果的标准。这些指标都是教育效果的客观呈现,但对于兼具复杂性而又长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来说,又都是极为片面的,因此,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来指引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4.专任教师数量少、学历高、职称低

     

        调研发现,目前各高校的创业专任教师呈现出数量较少、学历较高、职称偏低等特点。数量方面,大部分高校虽然都形成了自己的创业师资队伍,但专任教师数量较少,且基本以兼职教师为主。如华中科技大学没有专任创业教育教师,都是兼职老师,其核心是从事风险投资、产业孵化的专业人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学院共有创业教师39人,但专任教师只有9人,仅占23%。学历方面,专任创业教师学历基本在硕士以上,这可能与高校的人员聘任条件有关。据北京市教委统计,目前北京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人数392人,几乎全部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该校目前有专职教师15名,教师均为博士,实验员为硕士。职称方面,由于2012年创业课程才开始大面积展开,短时间内无法招募到合适的人员,因此,专任创业教师较少,且以年轻教师为主。从职称上看,创业专任教师以讲师居多,只有极少数的教授和副教授。比如大连理工大学15名专任教师中,只有1名教授、5名副教授,其余教师为工程师或讲师。

     

        5.应系统化建设“内含外联”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主体,是整个生态系统建设的核心,要深入挖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内涵,使其在思想上引领学生的成长成才。理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核,其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将学生引向何处。

     

        应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普及所有学生。课程和教师数量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是创新创业教育进程得以全面铺开的前提。高校应进一步加快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化进程,为进一步推进“面向全体”的生态系统提供保障。

     

        要着力建设“内含外联”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要“内含”校内与创新创业密切相关的各个单位,通过高校创业教育中心等机构来促进校内创新科技中心、知识转移处各部门的横向联合,以及各院系、科研院所之间的横向融合。要“外联”政府、社会、企业等外部单位,积极地在高校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成为多方联动的纽带。

     

        本文由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课题组提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