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04日 星期四

    前沿关注

    如何走出公德困境

    作者:本报记者 靳昊 通讯员 崔琳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04日 13版)
    2016年春运大幕已经拉开。图为志愿者在北京西站站前广场为旅客服务,倡导文明出行。新华社发
    各种不文明事件屡屡成为新闻头条,一次次拷问着国人脆弱的公德意识。CFP

        新春临近,亿万国人已经进入“春运”周期。浩浩荡荡的返乡大军和外出旅游的人群中,种种不和谐的“小事”又一次集中爆发:“中国式过马路”、在火车上抢座位、用酒店毛巾擦皮鞋……

     

        每到节假日,总有与节日气氛相悖的不文明事件抢占新闻头条,一次次拷问着国人脆弱的公德意识。不仅如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此类事件已经漂洋过海、走出国门:中国旅客在泰国航班上大吵大闹、在埃及神庙涂鸦、在欧洲痛打便利店店员……一些网友直呼“丢人丢到了国外”,国际媒体也开始讨论:中国人的文明素质能否与GDP同步增长?

     

        如今的中国,是否面临着公德危机?应该如何看待公共生活中并存的“丑陋”和“美好”?怎样塑造中国人的公德意识和良好形象?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1 现状:不文明现象让人忧

     

        “去年有一次因为台风天气造成列车晚点,有些旅客不听任何解释,就把我们围起来指责、漫骂,有的动手打人、用安全锤把车窗敲碎,还有人把车票直接摔在了我的脸上。”说起旅客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官淼至今仍心有余悸。

     

        官淼是京沪高铁G13次列车的车长。从2007年开始,她就工作在京沪铁路大动脉上。从普通车、动车到高铁,官淼见证了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也见证了国人文明素质的点滴变化。

     

        “现在大多数旅客都能自觉维护好车上的公共秩序,不过还是会有人不太注意,比如,用电脑、手机等看视频、听歌时不戴耳机,声音放得特别大;穿着鞋直接踩在座椅和小桌板上;任凭孩子在过道里吵闹、嬉戏等。”官淼列举了旅客的各种不文明行为。

     

        作为首都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王女士也有类似的烦恼:一些读者高声喧哗、吃东西喝饮料、在书本上随意涂画……

     

        “总是有一些不遵守阅读秩序的读者,真的很让人头疼。”面对记者,王女士无奈地摇摇头,“桌子上明明放着‘禁止喧哗’的牌子,我也专门提醒过说话要轻声细语,可他打电话的声调还是那么高。”

     

        如今,逐渐富裕起来的中国人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的提升,旅游休闲成为重要的娱乐方式。据统计,2015年我国接待国内旅游人数接近40亿人次,出境游达1.2亿人次。伴随着“旅游热”,不文明旅游现象不断被曝光。有学者把不文明旅游总结为“五不”: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遵法规。

     

        2.成因:传统模式难解公德问题

     

        “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就曾敏锐地指出中国人公德缺失的问题。

     

        一百多年后,困扰依旧,甚至影响到了中国人的国际形象。公德缺失为什么会成为顽疾?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倪素香认为,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道德规范是以家族为本位的,重视私德是其主要特色,而社会公德内容则较为贫乏,这与我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有一定的关系。

     

        “从现实来看,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打破传统血缘关系的狭隘视野,广泛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合作与交流的关系,必然要由‘熟人社会’迈向‘陌生人社会’,由乡村迈向城市,而当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公德规范尚处在建构和培育的过程中。”倪素香说。

     

        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教授万俊人也表示,现代社会是一个日趋公共化的开放社会。传统的家族式、地方性或特殊群体性的“熟人型”道德伦理,已不足以应对日益开放的公德问题。只有基于健全的现代法律秩序和现代社会的公共价值理念,公共道德才能获得广泛的价值认同,形成引领社会发展的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对不文明旅游现象进行了研究,结论是人在两种情况下行为最容易失范——一种是在休闲中释放压力和放松心情时,另一种是脱离了自己所生活和熟悉的群体或习惯时。“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正好符合这两种情形。”

     

        3.解读:极端个案不代表整体素养

     

        “近年来出现的种种不文明行为,说明公德建设还任重道远,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面临着严重的‘公德危机’。”倪素香表示,总体上人们的文明意识是不断提高的:“这段时间如果到车站、码头观察一下,你肯定能看到不文明行为,但也会发现互相帮助、体谅的旅客非常多,可以说处处都有真善美;自觉遵守当地风俗习惯、举止文明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为什么公众会产生“世风不古”的印象?倪素香分析,一方面是因为公德是全民性的道德规范,内容上具有简单性、易行性,如果没有做到,就会产生不良社会影响,造成底线伦理失守。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和自媒体对一些负面事件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加之传播速度快,很容易抓住公众眼球。

     

        “对不文明旅游行为,要具体分析。有些是无心之过,是游客把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带到公共领域中来了;有的则是游客不了解旅行地的风俗习惯所致;还有一种比较恶劣的情况,就是游客素质低下故意为之,但这只是极少数。”中青旅质监合规部总监李广说。

     

        在万俊人看来,我国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的关键期,公德领域呈现出“感天动地”与“触目惊心”并存的两极状态,既有层出不穷的“最美”人物,也有时而遭遇的“最糟”事件。

     

        “对公德现状的分析评价,必须基于中国目前社会发展的特殊阶段、时代背景和社会基本结构。武断地做出好与坏的判断都不能使人信服,也是不负责任的。”万俊人强调。

     

        4. 解局:教化与法治并重

     

        “阿姨,对不起,是我爷爷不对。”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因为自己的爷爷辱骂公交车司机,而郑重地向司机道歉,司机感动地流下了眼泪。不久前,发生在河南郑州97路公交车上的一幕在网上传开,触动了很多人。

     

        “小姑娘的行为说明,公德教育需要从娃娃抓起。同时,针对社会不同群体的不同特点,要实行全方位、全覆盖的公德教育。”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小锡说。

     

        “除了加强公德教育,还应该完善法治。首先要在法律上明确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规则,其次,应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推进社会公德建设。”倪素香表示,针对部分法律难以落实、失德行为“死灰复燃”的现象,在加大执法力度的同时,可以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将不文明行为计入档案中,并与升学、就业、营商等挂钩,让失德者在社会上“寸步难行”。

     

        事实上,相关举措已在逐步推行。2015年4月,《游客不文明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开始施行,目前已有4批共16名游客被列入“黑名单”;2015年8月,深圳交警发出第一份行人出行信用报告,闯红灯行为将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倪素香同时指出,加强公共设施的建设管理、提供更人性化的社会服务,也是公德建设必要的环节。如配置更多的分类垃圾箱、完善道路规划和建设、改造小区环境等,都能对人的行为产生引领作用,有效避免不文明现象发生。

     

        官淼还记得,前几年京沪线上刚开通动车组时,旅客在车厢里吸烟的情况时有发生。“现在,我们的服务措施不断完善、宣传力度加强,同时处罚执行到位,旅客基本不会在高铁车厢里吸烟了。相信今后旅客出行的文明程度会越来越高。”(本报记者 靳昊 通讯员 崔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