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总产量超过一万小时,产量连续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纪录片上星专业频道已经达到4家,上星综合频道每天播出30分钟国产纪录片,播出量超过40%的速度连年递增……刚刚过去的2015年,关于中国纪录片的数据一次次刷出新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强规划指导,从创作、播出、宣传等各个环节给予政策支持,纪录片创作生产得到了繁荣发展。
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国家留影像,为历史作年轮。如今,中国纪录片正从“小众时代”迈进广受关注、繁荣发展的“大众时代”。
精品迭出、市场向好,步入黄金发展期
《舌尖上的中国》系列掀起的全民纪录片热还未降温,2015年,《东方主战场》《记住乡愁》《大后方》《河西走廊》等各类纪录片强势跟进,精彩纷呈,更涌现出一批现象级、话题性作品,多点突破,全面丰收。
“2015年可谓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勃发期’”,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这样评价。在他看来,能够得上“现象级”的纪录片过去是“几年出一个”,而去年,则是“一年出了几个”——
中央电视台的现实题材纪录片《中国人的活法》讲述了卡车司机的画家梦、返乡农民开发玫瑰园、新疆“切糕兄弟”创业等普通中国人的追梦故事,让观众“在别人身上看到你自己”,成为去年春节期间舆论关注的热点,引发了公众对“活法就是价值观”的思考。
广东电视台的纪录片《追梦在路上》,聚焦中国梦主题,为平凡人梦想而歌,开播以来,创下广东收视市场份额和网络热门关注度“双高”的大红局面。其中,《花儿努力地开》讲述了汶川地震中两位幸存小姑娘在家人和社会的帮助下,走出心理创伤、战胜身体残疾,找回生活的阳光与幸福。主人公在曲折中开朗、自强、感恩的心态令很多观众深受触动,怦然泪下。《绿手指的故事》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回乡创业,艰辛建设生态农场的奋斗故事。这两部片子播出后引发观众和网友热议,在凤凰网、爱奇艺网的点播量都超过700万次。网友评价称,“看系列纪录片《追梦在路上》,就像是在看一部部励志电影,轻松、紧凑、有趣,像磁铁一样吸附着我们一直看下去”。
纪录片《诚信包子铺》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梦”主题纪录短片展播作品,该片讲述在长春开包子铺的一对湖北夫妇,从让顾客自己交钱找钱开始,逐渐建立相互信任的故事。观众称作品中的真善美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人与人之间有了诚信,社会才能和谐。该片在各卫视重播达260多次。
《第三极》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平静地叙述人与动物、大自然的关系,将观众渐渐拉入青藏高原的原生态,身临其境。有网友评价其“质地如电影,截图可屏保”,在网上获得了一致点赞。该片首轮播出后,累计观众规模达8334万,平均收视率达到0.37%,比同时段电视剧还高10%。
借力政策,纪录片全面进入次黄金时段与电视剧“狭路相逢”,并逐渐渗透到黄金时段。目前,次黄金时段收视率已超越电视剧,晚间纪实节目带逐步成型,主要省级卫视纪实节目收视率保持在0.3%~0.8%。
吸睛又吸金,在电视广告普遍增幅锐减甚至整体下滑的背景下,2015年,纪录片广告投放量持续上涨,广告投放额度仅次于排名第三位的娱乐节目。
凝聚共识、传承文化,弘扬核心价值观
回眸2015年,九三阅兵成为年度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之一。围绕大阅兵,去年6到9月,一大批抗战题材纪录片登陆黄金时段荧屏,相继热播。
《东方主战场》播出后收视率持续走高。该片客观反映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伟大贡献,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吸引着观众连续八天准时守候。有观众感叹:以影像为笔,以情怀为担当,这真是一部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精品力作!
同时,作为纪录片主阵地,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持续发力,不断拓展表现题材和内容,从生活细节表现社会变迁,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并形成热议话题。
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用影像向观众展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激发出充盈人心的中国梦正能量。
《记住乡愁》围绕中国传统村落世代遵循的行为道德规范和传承千年的家风家规,讲述传统村落的文明故事,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感染和激励观众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友纷纷点赞“人生处处积乡愁,真的都应该看看,文化的传承,香火的延续!”
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古村中发生的历史故事启迪着后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历史养分。社会学家认为,传统古村落留下了许多社会治理、国家治理的宝贵智慧和经验,对于当代社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纵观2015年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虽然题材不同、风格各异,但优秀纪录片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以中国梦为主线,扣准了民族命运的脉搏、抓住了时代发展的主题、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共鸣。
“观察中国纪录片发展曲线,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力推动中国梦主题创作的这几年,恰好也是国产纪录片发展势头最好、公众关注度最高的一段时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人说,在选题谋划、精品创作、政策引导、扶持机制等各个方面,中国梦主题创作都给纪录片健康发展带来有益启示。下一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组织实施“百人百部中国梦短纪录片”的“双百”计划,用反映中国人奋斗故事、展现中国人精神风貌的现实题材纪录片,丰富和深化中国梦主题宣传。
走出国门、反响热烈,展示中国新形象
在国内备受赞誉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走出国门,迅速俘获了国际友人的心。播出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大部分观众都得以“一饱眼福”。不少外国观众看完节目后还觉得不过瘾,专程来到中国,不仅仅为“寻味”画面中那些中华大地上的珍馐美食,更为“品味”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译制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销售至港澳台、韩国、拉美、中东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等60多个国家或地区,韩国更是因为首播热播而进行了二轮播出。
随着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的实施,不少精品纪录片走出国门,在海外收获热烈反响。在国际纪录片市场上,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中国纪录片精品,成为一张张闪亮的中国名片,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华文化,塑造国家形象,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爱上中国。
何苏六表示,作为一种国际传播的有效方式,纪录片可以真实还原中国情景,讲述中国故事。以《第三极》为例,涉疆涉藏题材原本比较敏感,但《第三极》让世界人民从另一个侧面看到西藏的人文地理,看到藏民的生活情态,对于在国际社会上消除关于西藏的杂音和偏见也有相当助益。
一系列抗战纪录片在记录历史之外,还在寻求建立中国抗战的国际化表达。“英国历史学家安东尼·比弗在他的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书中说,中国的抗日战争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言,是‘七巧板中迷失的一块’。《东方主战场》把那块迷失的七巧板找了回来。”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研究员于江欣大校如是评价。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开始认识和肯定中国战场对于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作用。”《东方主战场》总导演闫东说,他甚至专门邀请伦敦交响乐团为该片做主题音乐。“在70多年前我们作为同盟并肩作战,现在又一起合作会有一种再次共赴国难走向战场的感觉。”
去年12月29日,由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组织实施的“纪录中国”传播工程首部纪录片《深潜》,在北京举行了首播发布会。该片讲述了中国大洋科考队搭乘我国第一艘载人深潜器蛟龙号探索西南印度洋底的故事,元旦期间在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热播,还将在美国、法国、德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电视台播出。
着眼抓精品力作,打造拳头产品。《创新之路》《大国工匠》《筑梦路上》《稻米之路》等一批纪录片正在抓紧拍摄制作,未来5年将陆续推出100部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成就、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重大主题纪录片。用光影记录中国、沟通世界,展示中国的发展进步。
(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 记者史竞男、赵雅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