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21日电(记者郭林)全球主要智库如何看待并影响国际舆论中的中国?1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全球智库国际战略研讨暨丛书出版座谈会”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与会的多位国际问题知名学者认为,“全球智库国际战略研究丛书”致力于为我国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实时信息,同时也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户,使人们对国际格局和国际舆论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座谈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APEC与东亚合作中心协办。
“全球智库国际战略研究丛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全球战略智库组织编写,选取全球数十家主要智库在过去一两年里针对时事与政策发表的几百篇评论文章,择其主要观点编译成集,以供学界、政界以及其他对重大涉华国际问题感兴趣的各界人士参考。本套丛书目前已经出版了六本,分别为《国外智库看“一带一路”》(Ⅰ、Ⅱ)《国外智库看“亚投行”》《国外智库看TPP》(Ⅰ、Ⅱ、Ⅲ)。今后5年内,该丛书将按照每年6至8部的节奏,陆续出版《国外智库看“伊斯兰国”》等。
丛书主编王灵桂研究员表示,丛书是其工作团队在浏览海外智库海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权威、深度、及时、涉华”为标准,按照“对我决策有用、研究有益”的原则,对其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一千字左右的观点摘要而成。总体看,国外智库对华态度中立的还是占多数。例如,去年“从美国传出了针对亚投行不和谐的声音”且一度令人吃惊,美国《外交事务》杂志邀请全球33位权威国际问题专家,围绕“亚投行是否标志着对现有多边国际秩序的根本性挑战”进行座谈,其中20人不同意“挑战说”。
座谈会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陆忠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研究院院长李绍先、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袁鹏等与会者认为,智库者,国之重器。庙堂之中,“庙算”的特殊政治责任要求其能“遍观天下事,惊醒世间人”。全球主要智库一直在着眼、着墨、着手描绘中国图画,讲中国故事,写中国文章,不论其目的动机如何,其政治敏锐、战略视野、国际思维值得肯定,该丛书对我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与会者还表示,中国的顶级智库,应当具有四种境界,即战略性、前瞻性、对策性和动向性,能够仰观云飞、静听风过、明察秋毫、去伪存真;应当具备始自学术、终及国家的三个意识,即“箭在弦上”的跟踪意识,“永在路上”的进取意识,“扛在肩上”的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