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21日 星期四

    特别报道·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东三国·借“一带一路”东风

    中埃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作者:本报记者 李佳彬 于杰飞 王水平 《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21日 12版)
    图为为迎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埃及,开罗主要街道悬挂上了中埃两国国旗。新华社发

        中国和埃及的经济贸易合作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中国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与埃及政府大力推动的“振兴苏伊士运河经济带战略”高度契合,埃及发展经济的强烈诉求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也为两国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创造了众多的机会。

        2015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埃双边经贸额却依旧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1—11月,中埃双边贸易额达到116.2亿美元,同比增长10.3%,埃及从中国进口额占到其进口总额的12.68%,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埃及第一大贸易伙伴。据中国商务部统计,去年前三季度,中埃两国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达25.5亿美元,同比增长90%。中埃两国在许多领域已实现优势互补和产业对接,在经贸投资、能源电力、铁路交通、港口物流、航天科技等方面孕育着巨大合作潜力。

        日前,本报记者走访了位于埃及东部苏哈那地区的“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这里紧邻苏伊士运河,距离开罗120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埃及期间,将会与埃及总统塞西一道,亲自为二期项目启动揭牌。

        这个坐落于苏伊士湾,总体规划面积为9.12平方公里的经贸合作区,是一个以工业项目为主,涵盖加工制造、物流、保税、技术开发、商贸和现代服务等主要产业,融居住、商业、金融等功能区为一体的国际化产业基地。根据项目规划,二期扩展区将吸引150家企业入驻,投资金额预计将达20亿美元,可为埃及创造约4万个就业机会。这里既是“一带一路”的重要一站,又处于苏伊士运河走廊的核心区域,可谓是两国经贸合作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对于深化两国经贸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悉,合作区首期的起步区占地约1.34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基本开发完成,多家中埃企业入驻于此,成了埃及吸引外国企业投资的聚集地。合作区每年至少能创造2000个就业岗位,除了部分管理和技术人员之外,90%的工作岗位聘用的是埃及员工,其中80%的工作机遇给了苏伊士当地民众。除了提供就业机会之外,合作区还结合埃及社会情况,创造了一种符合当地现实需求的合作模式。自开办以来,合作区每年安排埃方管理人员和工人分批赴中国进行学习和深造,经过多年累计,除了经济贡献之外,还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

        埃及国内工业体系不完善,许多工业产品和日用品供给不足,对进口依赖较强,因此中国企业对于这个拥有8000多万人口的埃及市场也越来越重视。同时,由于埃及与欧美、中东、非洲地区的许多国家都签署了贸易协定,在埃及境内制造的产品可以自由进入上述地区经济体的国内市场,免除一切关税且不受数量配额限制。再加上在埃及建厂的生产要素成本低廉,运输、燃料及劳动力价格偏低,这些都大大提升了中国企业在埃投资的利润空间。最近十几年来,中埃两国双向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双方在工业、能源、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中国企业对埃投资已超过5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1万多个就业岗位。

        埃及华人石材协会副秘书长米广卉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大约有130多家中国石材公司在埃及从事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开采和加工制造等业务,石材已经成为埃及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对华出口产品,每年至少为当地创造3000个就业岗位。与此同时,中国石材企业还悉心为埃及员工进行业务培训,组建各类技能培训中心,提升他们的个人能力。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已得到埃及等中东国家的积极响应,中国石材企业今后将会在基建、水泥、陶瓷卫浴等多个领域同埃方进行更加广阔和深入的合作。

        (本报开罗1月20日电 本报记者 李佳彬 于杰飞 王水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