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的文化产业版图中,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向来是中国创意人才集聚的高地。作为东部沿海开放城市,青岛孕育了海尔、海信、青啤等知名工业品牌,但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国内外知名品牌乏善可陈。近几年来,青岛把打造“影视之都”、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当前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青岛西海岸灵山湾,在这片44.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座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产业园正在崛起,并且开始成为国内外文化创意领域人才的“新磁场”。
磁场效应:
知名编剧、导演、制片人纷至沓来
八月长安,是国内著名青春小说作家、编剧,她写的小说在晋江文学城上有超高人气,并已有多部作品被影视公司买下版权。近日,记者通过灵山湾影视摄制服务中心采访到了八月长安。作为入驻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的第一位编剧,八月长安向记者介绍说,2015年,根据她的小说《最好的我们》改编的网络剧在青岛取景拍摄,拍摄期间剧组得到了灵山湾影视摄制服务中心的很多支持,于是萌生了把编剧工作室注册在青岛灵山湾的念头。
何牧,山东影视制作中心制片主任,制作过《马向阳下乡记》《浮出水面》和《我们的秘密》等多部影视剧。去年,他的新剧《浮出水面》在青岛拍摄,一些剧组不好协调的外景地,都由服务中心出面协调。近期他回青岛补拍镜头,临时需要群众演员,灵山湾影视摄制服务中心很快帮他们解决了问题。
2015年4月,由张艺谋执导的3D魔幻巨制《长城》在青岛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取景拍摄,该片是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接拍的第一部好莱坞顶级巨制。剧组在产业区搭建外景拍摄,历时近半年,高峰期剧组人员约800多人,成为产业区具有标志性的一件大事,也成为很多媒体关注的焦点。
创新服务:
从临时性机构到一站式专业服务
通过采访调查,记者找到了青岛灵山湾“磁场效应”的吸引力之源。作为一座在建的影视城,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规划中的30个摄影棚还没投入运营,外景地也在建设中,为何在建设过程中就产生强大的“磁场效应”?这一切都源于文化区一流的产业规划和创新服务。
无论是好莱坞的大制作,还是普通的网络剧,都能在灵山湾享受到一流的影视摄制服务。为了保障影片《长城》的顺利开拍,文化区组建了一个20余人的《长城》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为剧组工作“保驾护航”。
在为剧组服务的过程中,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发现一个临时性机构有很多局限性,于是文化区对国内外的影视基地进行了考察。在学习了韩国、新加坡、上海等国家和地区的先进做法后,2015年9月,正式成立灵山湾影视摄制服务中心,为入驻产业区的影视机构提供“一站式、专业化、跟踪制”服务,提供从考察场景、道具筛选到正式进场拍摄,直至关机和扫尾的全过程跟踪保障。八月长安的编剧工作室从工商注册到正式入驻仅用了半个多月,中心工作人员丁小淇告诉记者:“园区通过专业化服务吸引创意人才,让编剧可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剧本创作中,而不是把时间花在工商注册这样的事情上。”
未来可期:
10万创意人才在此集聚
青岛灵山湾越来越强大的“磁场效应”,正使这里逐渐成为国内文化创意产业新高地。和国内横店等影视基地相比,青岛在发展影视产业、吸引创意人才方面有独特优势。何牧告诉记者:“青岛自然条件好,有山有海,自然人文风光丰富,适合拍现代戏,特别是灵山湾影视产业园建成后,许多场景可以在摄影棚里搭景。”
丁小淇介绍说,灵山湾影视产业园拥有1万平方米摄影棚和目前世界唯一的固定水下摄影棚,从资金投入、占地规模、影视摄影基地、摄影棚数量等诸多方面来看,规模都超过好莱坞。而且,与国内外其他影视基地不同,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不是孤立的拍摄制作基地,而是涵盖了影视基地、会展、主题公园、演艺娱乐等业态及星级酒店、国际医疗、教育配套,整个产业集群规模达到1000亿元。凭借这些竞争优势,产业园能够为国内外影视市场提供全产业链发展所需的优秀的制作环境。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在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内完成注册的影视机构已经达到32家,十余家影视企业正在办理注册手续,近百家影视机构提出入驻意向,会集导演、编剧、演艺人员等创意人才上千人。按照规划,未来这里将聚集影视上下游企业3000余家,创意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
据业内人士预测,灵山湾“影视产业园”建成后,仅影视文化旅游一项每年就将吸引2000万的旅游人口,相当于2013年整个青岛市旅游人口的三分之一。而伴随着园区内国际数字娱乐港、国际健康生态城、惠普软件全球大数据应用研究及产业示范基地等大型项目的相继完工,一座“影视新城”正在强势崛起。
(本报记者 刘艳杰 本报通讯员 公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