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15日 星期五

    我科学家揭秘埃博拉病毒入侵人体机制

    作者:本报记者 齐芳 《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15日 01版)

      本报北京1月14日电(记者齐芳)中科院微生物所、中国疾控中心高福院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对埃博拉病毒的研究中,发现了这种病毒入侵人体的新机制,为抗病毒药物的设计提供了新靶点。这一成果将于15日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杂志《细胞》上。

      埃博拉病毒是对人类威胁很大的烈性病毒,致死率非常高。它是如何感染人类的呢?高福介绍,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囊膜病毒,“简单地说就是这种病毒外面有一层膜”。首先,埃博拉病毒紧紧黏附到宿主细胞的表面,然后宿主细胞发生了“坍塌”,形成了包裹着病毒的内吞体,进入到细胞内部。此时病毒还被包裹在一层膜中,并未感染细胞。但最后病毒膜与宿主细胞发生融合,“也就是病毒侵入细胞,开始释放自身遗传物质,最终感染了健康细胞”。

      以前的研究发现,内吞体膜上的NPC1分子是埃博拉病毒入侵的“通路”,但科学家们一直不清楚这条道路是如何“打通”的。高福研究组发现了其中的奥秘:NPC1分子有三个大的内腔结构域A、C和I,埃博拉病毒就是与C发生作用,从而感染了健康细胞。科学家们解析了结构域C的三维结构,发现其主要利用两个突出来的环状结构“插入”病毒表面激活态糖蛋白头部,从而使病毒膜和细胞膜发生相互作用。

      “NPC1的这种结构就是能把细胞门户打开的那把钥匙”,这一研究成果预示着科学家可以针对这种结合过程设计出小分子或多肽抑制剂。“我们把锁眼堵上,那这把钥匙就再也打不开锁了。”高福说,“我们正在这个方向努力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