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来与台港澳同胞鲜有交往,不久前,在澳门举办的第七届两岸四地艺术论坛上,有幸认识了一些台港澳艺术家,对几个同胞印象格外深刻。
曾长生,台湾美术院院士,著名艺术评论家。他个子不高,身形瘦弱,脑顶已谢,上唇留着一撮胡子,眼镜片后的目光炯炯有神。曾先生从事艺术评论几十年,对当前两岸的艺术发展有着持续的跟踪研究。在讨论中华美学精神如何走出去的圆桌对话中,其他几位专家正襟危坐在台上讨论,唯独他走下台,用PPT介绍自己的观点。说着说着,曾先生仿佛是在课堂上,恣意挥洒着,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学术世界里,皇皇宏论一发不可收。他的发言内容很可贵,讨论了中华美学的特质与未来走向,并把东方美学新结构概括为野性思维与跨东方主义。宽阔的视野、开放的胸怀和实证的精神,使得发言颇具价值。更让我为之心动的,是曾先生的发言状态,那是对艺术事业的虔诚、沉迷、执着,也让人看到了他的可爱。那一刻,这位艺术老人的忘情、童真感染了我。
白适铭教授来自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是一名美术史博士。在澳期间,我和白先生聊得最多。他说话轻声细语,脸上总是带着温暖的笑意,用语谦和有加,礼貌备至。和他交谈,自己也不自觉地放慢了呼吸,降低了声调,越发谦卑恭敬起来。在聊到两岸的艺术教育时,他说在台湾的大陆学生很有礼貌,这让我有些意外。后来琢磨,在这么一位谦和的老师面前,怎会有不礼貌的学生?我向他请教台湾的评论生态问题。白先生说,台湾的艺术评论空间并不大,但相对还是比较正常,在大陆常见的人情评论、红包评论在台湾并不多见。我问如果是自己的朋友请你写评论,你怎么办。他收起了笑容说,当然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如果违背艺术良知,首先自己心里就过不去,另外业内也会为之错愕的;如果自己实在看不上,又不好驳朋友面子,就推脱。白先生外表柔软,内心却是坚毅的。在论坛上,他的发言与一些专家不尽一致,但铺设平缓,易于接受,印证了他为人从业的品格,让人肃然起敬。
论坛中,一些香港艺术家心存文化之忧,从中华文化传承的角度思考当前香港的社会问题、青年问题,这点在小雪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小雪大名陈雪仪,是香港妇女文化艺术协会会长、青年书画家。讲台上,她一身素雅装扮,一口港式普通话,语速不快,但咬字清晰,似乎每一字每一句都灌注了她的忧思。她认为,香港不单过于物质化、金钱化,还缺乏国家民族观念。回归祖国后,特区政府未有认识到在中小学课程设置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等内容的重要性,加上社会大众有很多的误解,从而出现了反国民教育甚至“占中”的行为。她建议应考虑通过中国传统的书画造型艺术去弘扬中华优秀的美学精神,从而推动中华文化在港人特别是青年港人心中落地生根,这样才能筑牢香港文化回归的坚实基础。小雪的家国情怀令我难以忘怀。
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先生一直鼎力支持两岸四地艺术论坛,他说,在许多人眼里,澳门似乎是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代名词,但这里的人民同样渴望艺术的滋养,需要精神的富足。澳门基金会钟怡女士向我们袒露心迹:“如果艺术家承受压力,为举办一场展览东奔西跑疲于奔命,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失职的。我们应该为艺术家创造条件,让他们保留本性,保持艺术的纯粹。”吴志良先生、钟怡女士代表了澳门文化管理者对艺术的态度: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又包容吸纳西方艺术精华,还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意识。这个三维艺术坐标不正是当代中国文艺发展之路吗?
回到北京的第二天,台湾的曾长生先生给我发来电子邮件,上面有这样一段话:
感谢文联主办此次有意义的两岸四地艺文交流活动。心灵的互动才是最根本的交流。再次谢谢文联同仁的热诚安排!祝两岸一家亲!
那一刻,我又一次深深地感动了。是的,两岸四地的艺术家相互间,从生疏到熟稔,从熟稔到亲密,已经建立起美好的友谊。曾先生提出的“心灵的互动”,正是美好友谊的升华,是两岸四地一家亲最坚实的根基。
(作者为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