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中的一滴水,可融入奔腾的大江大河;关键时的一点帮助,能改变人的一生命运。”这是朱良文教授送给受资助学生的一段话。两年多前,已从昆明理工大学退休10多年的朱良文教授个人捐资100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2015年12月21日,朱良文第二次给10名贫困大学生颁发了奖助学金。
满头银发的朱良文教授心里,不仅牵挂着贫困的学子,还牵挂着遥远的傣寨、哈尼村庄、纳西古城,那里有令他痴迷的民族建筑文化,还有古村落保护的梦想和乡村试验。
丽江古城守护人
“当我第一次看到丽江古城时,我惊呆了!”朱良文激动地对记者讲述他1981年到丽江进行传统民居调查时的感受。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偏远闭塞的丽江古城并不为人们熟知。作为云南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副教授的朱良文,像发现宝藏一样迅速投入到丽江古城的考察研究中。1983年,他撰写的《丽江古城与纳族民居》在业界著名刊物《建筑师》杂志发表,这是国内宣传和研究丽江古城的第一篇学术性文章,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许多学者纷聚丽江考察,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学者前来找他交流,丽江古城由此逐渐为世人所知。
1986年7月14日,正在丽江古城考察的朱良文突然得知,丽江县政府成立指挥部,准备打通四方街修建新街道。朱良文知道,四方街是古城的心脏,四方街被破坏,古城也就完了。他立即赶回昆明连夜写了一封《紧急呼吁》寄给时任省长和志强,他在信中说:“作为一个建筑教育工作者,出于对丽江古城的热爱与关心及对祖国建筑遗产的关切,我紧急呼吁省地县各级领导要加强对丽江古城真正价值的认识,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它的保护,千万不要搞建设性的破坏。”
1个月后,朱良文接到了回函,省长批示务必保留丽江古城。后来任丽江市委书记的和自兴两次当面感谢朱良文说:“没有你的那封信,就没有丽江的今天!世界遗产也就没有丽江古城!”许多媒体报道时称他为丽江古城保护第一人,朱良文却反复对记者说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民族村寨保护者
朱良文是云南本土建筑教育的先驱者和开拓者。他于20世纪70年代从华南理工大学调到昆明筹建云南工学院,后成为该院(现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系第一任系主任。朱良文被云南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建筑所吸引,很快投入民族建筑文化的研究中。1992年,他研究西双版纳傣族民居的专著《中国南部傣族的建筑与风情》英文版在泰国出版,被国外学者称为研究傣族民居的第一本英文专著。
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朱良文目睹了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在建设中消失。在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用竹子建成的第一代傣式竹楼和用木材建成的第二代傣式竹楼普遍存在,但建造这样的民居对森林资源破坏严重,但改建汉式民居则会失去傣家竹楼风格。为解决这一矛盾,朱良文深入西双版纳傣族村寨调研,历经两年的设计与建造实验,1999年他在勐海县曼真村设计建造出一栋保留传统竹楼风格的钢筋混凝土傣式民居实验楼,该实验楼被称为第三代傣式竹楼,受到当地傣族群众欢迎并广泛推广。
近两年来,朱良文长时间在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核心区元阳县哈尼族村建立了研究基地,进行传统村落保护改造实验。他对工作人员解释:“我们在传统村落工作,不应只是为了自己的成果与利益,而是为了保护传统村落,更是为了村民百姓的生活与居住环境改善。”
百万助学公益心
朱良文生在安徽当涂县一个贫困家庭,1955年高中毕业时,为减轻父母的负担他曾想放弃高考,班主任两次家访说服其父母,让他有了升学的机会。他考上了天津大学建筑系,可是家中无力凑足路费。绝望之时,是哥哥的朋友们慷慨解囊,你一元我一元地为他凑足了到天津的十多元路费,使他终于踏进了天津大学的校门。
这样的经历使朱良文萌生了帮助贫困学子的念头。2002年从昆明理工大学退休前,他创建了昆明本土建筑设计研究所,带着建筑学系的一批教师和研究生从事研究性的传统建筑规划设计。有了经营收入,他就每年积攒一笔钱准备做公益活动。2013年12月,他把自己积攒的100万元捐给昆明理工大学,设立“朱良文奖助学基金”,专门捐助奖励贫困大学生。2014年12月,13个贫困大学生受到了奖励和资助,每人获得5000元。
最近,第一批获得奖助的13名学生分别写信给朱良文,讲述了自己家庭的贫困、求学的艰难以及对他的感激之情。看着学生们充满真实情感的信,77岁的朱良文不禁眼噙泪花。他对记者感慨地说:“我觉得我做对了!我希望自己还能够去帮助更多的人!”(本报记者 张 勇 任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