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03日 星期日

    重建乡土文化 留住“精神老家”

    ——专家齐聚中山共论乡土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

    作者:本报记者 吴春燕 本报通讯员 罗丽娟 《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03日 03版)

        “如何推进新农村与美丽乡村建设,守护好山水风物,留住回得去的乡愁?”2015年12月27日,广东中山市委宣传部主办《大国空村》作品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研讨会,邀请专家们讨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重建乡土文化、留住“精神老家”。

     

        让乡愁凝结成反哺乡村的力量

     

        “回到儿时的村庄,面对垂垂老去的村邻和摇摇欲坠的村屋,许多游子不由自主地黯然神伤……我们的乡愁将何处安放?”“乡村命运”引起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关注。中山日报社记者程明盛历时4年,以其位于江汉平原的老家村庄为样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乡土调查,最终创作完成纪实文学作品《大国空村》。作品记录了一个空心村的命运沉浮,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几十个人的不同命运,镜像式呈现当下乡土社会,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浓缩版乡村命运图。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杨克评价:作家以非虚构文学追踪这样一个现实问题,生动地再现了现代文明进程中这些人的命运和生活。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说,目前,乡土社会正面临严峻的考验,中国社会迎来重大转型。要让乡村重新成为人们生活的地方,需进一步释放农村活力,让乡愁凝结成反哺乡村的力量。

     

        中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唐颖说,中山市一直在努力探索解决外来人与本地人、城里人与本地人二元结构的道路,试图实现外地人劳动进城、心理进城、感情进城,并探索从制度上、情感上破除外地人的身份障碍和心理隔阂。他期望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找到城市与农村的平衡。

     

        寻找城乡协同发展路径

     

        南方日报总编辑王更辉在研讨会上表示,乡土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具有严峻性与迫切性,呼吁新闻界与学界一道,直面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命题,寻找城乡协同发展的现实路径。

     

        参与研讨会的不少专家也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思路。广州大学副校长徐俊忠教授认为,目前中国的空村情况是一个严重问题,农业萎缩问题是一个全世界都遇到的问题,活化农村的关键是发展产业链、延伸价值链,这样才能容纳劳动力,为乡村留住人力资源和活力。此外,也有专家提出结合互联网、电商等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竞争力。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认为,农村问题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农民没有和资本竞争的能力,二是生产方式落后没有新技术的输入,三是没有同外面连接的方式销售农产品。

     

        作家李贺说,尽管农村建设遭遇了许多现实问题,但也不用过于悲观,“关键问题是如何重建乡村。贾平凹提议恢复传统文化,现在出现的农场化、集约化的农业发展,也是一种新的模式”。

     

        广东省文学院院长、省作协副主席熊育群说,发展新型村镇,除了要盘活产业外,还要在农村的社会精神方面同样给予关注。重建乡村不仅仅是恢复农业生产、做大农业产业链的问题,还是传统文化重建的过程。 (本报记者 吴春燕 本报通讯员 罗丽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