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需要一些板子,要赶紧送上去。”当记者在救援现场指挥部见到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队长石欣时,他仍然在忙碌着,焦灼的眼里布满了血丝,嗓音也已经干哑。这时距离深圳山体滑坡事故发生已经过去了76个小时,石欣一直在现场。50多名参与救援的志愿者当中,有近一半人和他一样,已经坚守在第一线三天三夜。
一场与时间的较量
12月20日下午1点多,深圳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接到了光明新区山体滑坡的消息。短短两小时内,先遣小组迅速抵达灾害现场,随后开展现场灾情调查工作,航拍受灾现场,建立前方指挥所。
在对现场情况作出综合判断之后,第一梯队24名队员立即携带轻型挖掘工具、发电机、无人机、支撑及破拆工具等装备奔赴前线开始挖掘。当晚,第二梯队16名队员又携带医疗包、照明设备、帐篷等装备出动。当天,共有43名队员在前线参与救援行动,另有40余名队员报备待命。
副队长贾贵廷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参与救援了,但这次是难度最大的几次之一。相当于50个足球场约38万平方米的覆土面积已经带来很大挑战,土层厚度从几米至十几米不等,加上下雨,土体松软潮湿,不小心的话自己也容易陷进去,“这样的案例在国际上也很罕见,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贾贵廷说。
尽管困难重重,志愿者们仍然没有放弃一丝希望,一刻也不松懈地与武警、消防战士们并肩挖掘。有时候根据信号挖掘好几个小时,最后即使发现是猫、狗,也会带回去妥善安置。“我们不敢放弃一丝信号,不会放弃任何生命。”贾贵廷说。
一个关于生命的选择
“我们的队员来自各行各业,从20岁到60岁都有。”石欣告诉记者,大家都是自费报名进行专业救援课程的学习,然后通过考试进入协会,自发参与这样的救援行动,并且自己购买装备设备,所有的运营经费也都是自筹。
志愿者王一华告诉记者,队友们和他一样,几乎都是立即放下手头工作,向单位请了假赶来参与救援。“以往就学习了救援相关知识,觉得能帮助家人和朋友,现在想要通过加入协会来帮助到更多的人。”王一华说。
指挥部里,刚刚从前线换下来的志愿者们已经连续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下作业十几个小时,他们的身影疲惫不堪,但脸上仍然带着焦灼的期盼。身处这种艰苦环境进行搜救工作,已经是志愿者们的常态。细数过往,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2014年粤北水灾、海南风灾、鲁甸地震、景谷地震,2015年尼泊尔地震,都能见到他们参与救援的身影。无论是大型自然灾害,还是在山林中搜寻走失“驴友”,他们几乎是“哪里有危险就去哪里”。
从2008年成立之初到如今,经过7年的成长,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已经拥有了400多名队员,并且细分为山地救援队、高空救援队、医疗辅助队、城市搜救队、水上救援队等专业救援队,挽救过上百人的生命。
“每个人都有除了物质、金钱之外的需求和选择,这是一个有意义的选择,是值得去做的事情。救人这件事,不仅帮助到其他人,对我们个人来说也是一种收获。”石欣说。采访结束,这位队长和他的队员们又立即赶往现场,目光焦灼,是他们对希望的坚持;步履匆匆,是他们对生命的珍重。
(本报记者 严圣禾 党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