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苏州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上,李克强总理就进一步发展中国-中东欧合作提出了四点看法,其中之一便是“发挥产能合作的引领作用”。具体来说,就是把中国的优势产能同中东欧国家的发展需求、西欧发达国家的关键技术结合起来,开展三方合作,不仅可以支持中东欧国家以低成本加快发展、扩大就业,促进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也有利于欧洲东西部平衡发展、加快一体化进程。
记者近期在中东欧国家采访时发现,围绕产能合作,一些中国企业已经在当地打开局面,正寻求深入合作,而更多中国企业则正在积极探索合作的方式和空间。同时,中东欧国家也纷纷以各自特色和优势吸引中国企业落户。
2011年,山东万华集团投资12.6亿欧元完成对匈牙利宝思德公司的收购,这是目前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最大的投资项目。万华集团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异氰酸酯生产商,异氰酸酯是重要的化工材料,其有机合成物可广泛应用于鞋袜、箱包、白色家电、汽车配件以及建筑保温层等领域。宝思德是匈牙利最大的同类产品制造商,90%的产品出口到欧洲其他国家。中国驻匈牙利使馆商务参赞王宏亮介绍,万华对宝思德进行了技术产业升级,主打产品异氰酸酯的年产量大幅增长。作为当地的支柱企业,宝思德雇佣了3000多名员工,对其所在地考津茨包尔奇考市的发展意义重大。万华正在建设“中国匈牙利宝思德经贸合作区”,吸引更多国内企业入驻,发挥集群效应,打造中国在欧洲的加工制造基地。
津西钢铁集团是河北省最大的民营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型钢生产基地。该集团销售公司的赵一臣在参加捷克布尔诺工业博览会期间对记者表示,“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以及中国-中东欧国家基础建设合作的开展,给中国钢铁行业进军海外开辟了新途径。津西集团生产的型钢具备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已大量出口美国、韩国和东南亚。集团将考虑针对中东欧市场开发“欧标”H型钢以及在此投资建厂的可行性。赵一臣对前景保持乐观。
布拉格北部的乌斯季州位于捷克和德国边境,是捷克的传统工业基地,其州府距离德国的德累斯顿仅60公里。从1998年至2014年,该州吸引投资项目数量和创造就业数量在捷克各州中均位居第一。除地理位置优越外,当地鼓励投资和就业的各项优惠措施也颇具吸引力,例如对企业减税,补贴企业雇佣当地员工,为企业出钱培训员工。乌斯季州州长奥德西赫·布贝尼切克对记者说,上海梅林公司已在该州建厂,希望能有更多中国的制造类企业前来投资落户。
本月11日,英国捷豹路虎与斯洛伐克方面正式签约,将在斯西部城市尼特拉投资建厂,计划年产30万辆汽车,投资额达15亿欧元。斯洛伐克总理在签约仪式上兴奋地表示,这是欧洲大陆在最近7年中最大一笔投资项目。在今年10月的尼特拉车展上,有46家来自中国的企业参展,中国的汽车制造及零配件厂商也看好这里的投资环境。总部位于尼特拉的“K CERO”投资公司市场部总监米哈尔·采鲁利克对记者说:“目前已有大众、标致雪铁龙和起亚在斯设厂,大众途锐、奥迪Q7、保时捷卡宴等豪华SUV都是在斯洛伐克生产的。我认为,未来中国和斯洛伐克在汽车相关产业上的合作潜力巨大。”
斯洛伐克亚洲研究所副所长里哈德·久尔恰尼对记者表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建设“一带一路”应体现出差异化。譬如斯洛伐克的区域优势并不在大型基础设施和能源建设,但其制造业重视创新。汽车制造业是斯洛伐克的优势产业,拥有很好的配套政策及设施,中国企业可以利用好斯洛伐克这一比较优势,将其发展成为中国汽车制造行业进军欧洲的门户。
中东欧地区具有较好的工业制造基础,也是目前欧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地区各国都在争相吸引外来投资。“一带一路”建设与这些国家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受到从中央到地方、从企业到个人的各个层面的欢迎。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氛围中,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优势产能合作”方面是可以有更多作为的。
(本报布拉格12月26日电 本报驻布拉格记者 任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