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校园生活

    休学创业会不会出现“井喷”

    作者:本报记者 李玉兰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22日 13版)

        日前,教育部就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版“规定”中,大学生不仅可以休学创业,创业成果还可以折抵学分,并且学校可以实施弹性学制和灵活的学习制度,放宽学生学习年限。没有了失去学业的后顾之忧,休学创业会不会出现“井喷式”发展呢?

     

    方便学生创业,但不至于“井喷”

     

        全国青年就业创业教育优秀导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校长李家华说:“这一政策会方便一些学生创业,但是不至于出现井喷现象。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还很低,创业成功比例也很低,目前所谓大学生创业,很多是学生在做一个创业项目,但是真正创业的并不多。而且社会创业文化氛围也刚刚形成,就算一个学生想休学创业,可能也难以说服父母同意,甚至老师也未必会鼓励他这么做。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完善。”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高教室主任马陆亭也认同这一观点,他表示,新“规定”中将允许学生休学创业的权限放到高校,各高校的具体实施办法会尽可能宽松,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方便。“实际上,已经有高校在这么做了。高校会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

     

        但要真正鼓励大学生创业,李家华认为应该出台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创业细则”,调查大学生创业真正所需是什么,给大学生更有效的支持,同时完善保障政策等基础环境,思考大学生如果创业失败,能给他什么支持,让他不至于一无所有。

     

    休学创业对传统学习制度提出挑战

     

        依据新“规定”,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学生可以休学,分阶段完成学业。学校可以实施弹性学制和灵活的学习制度,放宽学生学习年限,支持学生休学创业,并简化审批程序,可采取先休后批或备案制。休学次数和期限由学校规定。

     

        “这是个很好的变化。”马陆亭说,“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好多年,但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这一改革,会对整个教学制度带来影响,会改变以往相对僵化的学习制度,也更符合国际潮流。”

     

        李家华说:“这对传统教育方式是一个挑战。现在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新知识也层出不穷,高校系统的学习方式有优势,但是也相对滞后。创业需要创新,是一种商业行为,需要了解最新的东西,了解市场最现实最迫切的需求,学校很难有一个完整的平台教学生这些东西。弹性学制给了学生更多实践机会和可能。因为知识不等于能力,但是参加一个具体的项目,具体做事,可以历练能力。这种历练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不管他是不是准备创业。”

     

    创新创业记入学分还需落实细则

     

        依据新“规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勤工助学、创新实验等活动以及自主创业、发表论文、获得专利等可折算为学分,记入学习成绩。

     

        对于这种变化,我们可以预期收获什么?“这是一个积极的变化,学分代表了你的成长和能力,学校也会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更多可能。”马陆亭说。

     

        而李家华对此并没有太乐观,“现在高校学生课太多了,专业课排得满满的,课程作业都做不完,能有多少时间去开展一个项目?而且规定界定不清楚,哪些活动可以记入学分?哪些不可以?哪些算创新?哪些算创业?界定不清楚,很多政策实际落实难以到位。比如现在出台了很多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服务政策,但是实际上学生要注册一个公司还是非常困难,比如注册公司需要一个固定地址,宿舍不可以吧,用学校的地址需要学校担保,这就很困难了。”

     

    微创业最好自己找钱,但成功的关键还是人

     

        此前,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仅限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此次规定取消了这一前提条件,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申请助学贷款。对于家里已经准备好学费的学生,贷款读书,学费是不是可以用来微创业试水?“创业是商业行为,应该自己去找钱。”李家华说,“而且,认为大学生创业主要问题是缺乏启动资金是一个误区。现在有很多风投、专项资金,学校也有扶持基金等。大学生创业主要问题是团队。资金是表象问题,团队是核心问题。很多草根创业获得成功,也有很多有资金的人砸钱进去但失败了。关键因素是人。”

     

        李家华和马陆亭一致认为,这项政策最大的意义在于对学生成长有利。“学生通过贷款完成学业,能培养他的自立,独立性和责任感。”马陆亭说。

     

        (本报记者 李玉兰)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