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

    名家古都聚会 共话“文化+”

    二〇一五开封“文化+”高端对话举行

    作者:本报记者 刘先琴 丁艳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20日 02版)

        本报开封12月19日电(记者刘先琴、丁艳)“政治家给出了发展方向,理论家提出了有高度的思想,企业家科学地进行资源配置。今天,大家齐聚开封,共同探讨‘文化+’,我认为,这件事情离成功就不远了。”在19日举办的“2015开封‘文化+’高端对话”上,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葆森表示。

        本次对话由光明日报社与开封市委、开封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来自文化部、中国文化管理学会、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等单位的6位文化界理论专家与建业集团、海马集团、浪潮集团等单位的6位实业家参与对话。本报副总编辑沈卫星出席会议并讲话。开封各界代表近150人参加了活动,20余家媒体到会采访。

        开封“文化+”理念是河南省开封市委书记吉炳伟于2015年5月结合开封自身发展情况,立足开封文化优势率先在全国提出的。“通俗地讲,‘文化+’就是文化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其中,文化是基础,融合是关键,转型是目的。”吉炳伟这样解释了“文化+”的内涵。

        与会专家围绕“‘文化+’引领古都开封重现辉煌”的主题,分别进行了主旨演讲,从“文化+”理念的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进行了剖析和研讨。他们一致认为,开封“文化+”理念的提出,是一项科学、客观的决策,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说,发展文化产业,要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文创新,激发老百姓的人文情怀,建议通过“PPP”模式发展文化项目。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文化贸易学术研究平台秘书长李嘉珊表示,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能力是关键,应该把开封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工成可传播的文化产品,并为开封文化能够“走出去”提出了具体建议。“‘互联网+’使世界变小,信息快速传播,产品市场扩大,我们拟在开封建设‘文化+’大数据创客中心,并运营云计算中心,让世界人民享受到开封文化和具有开封文化特色的产品。”浪潮集团副总裁兼浪潮集团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迟延坤坚信,当“文化+”遇上“互联网+”,两者一定会碰撞出绚丽的火花。

        专家发言摘要将于近日在光明日报《论苑》版刊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