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19日 星期六

    打造新的政府“供给”模式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故事

    作者:本报记者 吴春燕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19日 02版)
    南海区拟在3年内划定6亿元专项扶持资金推动技术改革,其中机器人应用是重点。资料照片

        12月18日,第十五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精神与制造业革命”为主题,300余位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人士会聚一堂。与会者表示,“供给侧改革”近期频繁使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热词,要在经济的供给侧发力,全面提升我国生产制造水平,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大力拉动内需,推动经济的发展。

     

    政府也是“供给侧”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35年以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一直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5.7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373亿元,年均增长19.4%,增长了415倍,经济总量超过国内3个省份。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2000多亿元,连续十多年位居全国同级地区首位,真正实现了藏富于民。在当前制造业发展困难的经济形势下,南海区生产总值同比仍能保持8.5%左右的增速,工业投资额预计增长50%以上。那么,南海区是怎么做到的?

     

        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梁维东在“供给侧改革与中国制造2025”高端对话上表示,要将南海打造成创新创业者乐园,政府就是这个“乐园”的主要“供应商”。单个企业无力搭建的“融资”“融智”平台,成为政府新的“供给”模式之一。

     

        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百强市辖区第二名的南海区,有着国内“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地方政府——早于中央大面积减政放权10年的2003年,南海区就开始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历经10年时间,共向基层下放了265项审批管理事项,“政府服务”和“效能革命”无处不在。例如,南海区通过建立建设工程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制度,把原本需要一个部门一个部门跑,一个接一个审批的事项,联合相关部门人员,实行同时审批、同时验收,原本需要两个月,最长超半年的工程竣工验收缩短到13天。

     

        南海区运行了“网络问政、网络行政、网络监督”的“三网融合”机制,不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还要关进网络的笼子里让它透光。南海1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中的95%,实现了网上申报,并在国内最早探索施行行政审批“负面清单、准许清单和监管清单”的“三单管理”模式,接受市民的监督。“自由裁量权的空间被挤压到最低限度,市场无形的手能办的事情,政府有形的手充分放权不去干预。”梁维东说。在许多地方还在纠结“多一点政府还是多一点市场”时,南海早已开始谋划如何创新和加大培育及优化市场环境的“制度供给”。

     

    “企业长远竞争力提升的核心是创新驱动”

     

        “创新”两个字经常挂在人们嘴上,真正做起来却很难。梁维东说:“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问题是提升企业的长远竞争力,而企业长远竞争力提升的核心是创新驱动。”

     

        “世界上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企业”。南海区本土企业担当了创新的主力军。南海全区有超过17万家工商注册户,是全国县区级单位中数量最多的,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区超过70%的GDP和税收,也解决了85%的就业岗位,它们多数从事铝型材、陶瓷、纺织、机械等传统产业。不少传统企业敢于革自己的命,淘汰落后的产能,创造出新的工艺和技术,引领企业转型升级。南海区有家陶瓷企业叫蒙娜丽莎,在外界看来是典型的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但是通过技术创新,他们在全世界第一个掌握了薄板抛光技术,在质量提升的同时,节约了三分之二的原材料,排放也减少了三分之二。

     

        在本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南海区注重培育新兴产业,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南海区一方面通过“傍大学”深化政校企协同创新,引进了美国密歇根大学国际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广东中科高新增材制造产业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另一方面积极打造创业生态链,通过引进高科技人才和团队,推动高精尖创新,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截至目前,累计引进创新创业团队68个,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1人,“国家杰出青年”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5人,博士177人。

     

        最近,南海区已经先后申报了铝型材、内衣、陶瓷和半导体照明四个“知名品牌示范区”,东方精工、南风股份、星联精密、一汽大众、粤海汽车、福迪汽车、爱信精机、本田变速箱、德联化工、文灿压铸、群志光电、珠江开关等一批知名企业的“入籍”,更使南海形成了以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等高端机械装备为基础,汽车制造及电子电气为特点的装备产业集群。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会长吴全表示,要以合作促进供给侧的改革。有专家赞扬佛山市南海区探索出一条以创新为路径、以品质为追求的制造业转型升级之路,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基层样本。梁维东却谦虚地表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要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民企”

     

        “要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民企”。今年年初,南海区委全会将“民营企业是转型升级主力军,要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民企”写入全会报告,让企业家们感到了莫大的鼓舞。当然,这不仅仅是语言的宣示,南海在行动上也毫不含糊。

     

        梁维东表示,要处理好政府权力收和放的关系,营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放权让利、小政府、大市场,让民营经济自发成长,是南海区政府的主基调。但这个“放”,也不是完全放任不管,比如在“十一五”期间,南海区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开始凸显,原来低水平的粗放发展已经难以持续,环境也受到很大污染。这时,南海区政府主动出手,制订产业调整引导政策,投入资金200多亿元开展节能减排,整治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当时淘汰的企业超过1500家,其中建陶行业企业就由108家锐减到10家。虽然“十一五”期间南海关停了这么多传统行业企业,但是传统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反而增长了147%。截至10月底的最新数据,今年南海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优良级别的天数共223天,优良率为80.2%,比去年同期多36天。

     

        “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政府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就是全力以赴地营造创新的环境与氛围,搭建创新的必要平台,如研发中心,金科产融合的环境。在收权和放权的把握中,找准平衡点。”梁维东说,要积极优化提升服务企业的政策环境,更贴身地服务企业、引导企业,最重要的是要让大家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比如,南海区专门出台了建设“金融·科技·产业创新融合综合试验区”的行动计划,由区政府组建一支30亿元的金融·科技·产业创新融合基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放大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资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和产业升级项目,撬动社会资本超过500亿元以上。“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企业感觉到,政府是跟他们在一起的,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梁维东说。

     

        (本报佛山12月18日电 本报记者 吴春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