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地处渤海之滨,黄河在这里入海,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在这里崛起。东营市始终站稳生态文明建设路子,把生态作为自己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把生态发展的理念充分融入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民生等各个方面,着力建设繁荣富裕、生态秀美、文明和谐、宜居宜业的美丽幸福新东营。今年,东营市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东营是山东省内湿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近年来,东营充分利用湿地资源优势,突出“大水面、大空间、大绿地、大湿地”特色,优化功能布局,适度有序开发,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以明月湖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清风湖公园、金湖银河生态工程为主体,构建起“九横十纵”的城市水系,将湿地景观资源与城市居住空间有机结合,被冠以“湿地之城”的美誉。
在东营,过百亿元企业有27家,12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15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广饶县、垦利县曾入围全国工业百强县(市)。良好的工业基础,在推动东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环保压力。
东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污染减排工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指挥的水气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指挥部。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实行“河长制”:各县区委书记和县区长分别为省控河流的河长,对河流污染情况坚持一河一策制订方案,确保了治理出实效。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东营的生物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占地方装机容量的35.23%,被国家能源局列入首批81个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名单。
今年5月6日,东营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成为山东省第四个综合保税区。由此,东营开始打造以保税仓储物流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区,同时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实施了国家轮胎及橡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分中心试验场、黄河三角洲国际物流港等服务业项目,积极培育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新型业态,打造新的增长点。
围绕打造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北方鱼米之乡”,东营市大力发展绿色种植、现代渔业、生态畜牧等特色产业,努力建设区域性创新平台和现代农业孵化器;“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扎实推进,东营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创建国家级农高区工作进展顺利。
今年4月26日,国际田联银标赛事——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赛的成功举办,展现了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发展轨迹。如今东营的发展,已不再是简单的区域发展,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试验田和范本。
(本报东营12月14日电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通讯员 徐教练 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