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由中宣部指导,光明日报社、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34场活动在江苏淮安举行。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王小锡作演讲。来自淮安的350余位企业员工和基层群众到现场聆听了讲座,来自全国的231万网友收看了节目,17.3万网友通过微博、论坛等参与了交流互动。现摘编王小锡部分精彩演讲内容,以飨读者。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社会主义道德,国家和民族的兴旺,人的立身与完善,不能没有道德精神。
道德是什么?道德是指人立身处世或集体生存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行为规范、自觉行动。因此,道德是社会各种力量不可缺少的要素,离开了道德要素,任何一种力量将会存在缺陷,甚至会出现“短板效应”。人力方面离开道德,即使肌肉发达、文化层次高、劳动技能好,依旧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物力方面忽视道德,产品的材质和科技含量等就不合格;财力方面缺少道德,便容易滋生腐败。
实现中国梦需要道德力量的支撑
一是要拥有崇高理想信念及其奋斗精神。习总书记说,“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而且,“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二要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古今中外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没有统一的精神追求,一盘散沙的民族或国家是凝聚不了强大的爱国力量的,任何梦想将成为泡影。三是崇尚劳动的高尚品质。唯有让劳动成为人们的最高道德追求,才能顺利实现中国梦。四是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要靠全体中国人民的努力。在随时随地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努力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的基础上,我们党和党的干部才能切实地领导人民努力实现中国梦。
推进“四个全面”需要加强道德力量
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道德自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科技文化的发展、经济社会管理体制的完善等。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要靠全民族道德素质的提高,唯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落实于行动,才能充分激发全民族的道德情感和精神动力,才能充分发挥物质力量,也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是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道德价值引领。我国新一轮改革方向明确、路径清晰,改革的战略步入一个全新的高度和境界。同时,改革的全面深化意味着要破解的难题更多,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大,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会更重。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利益固化的藩篱,需要有胆识、有担当、敢于出招、敢于得罪人、敢于突破既得利益,这样改革才能真正落地。
三是全面依法治国需要道德滋养。真正实现法治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研究和创制科学理性的部门法律条文和完善的法律体系。良法的科学、理性程度取决于对体现人民意志的“道德应然”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同时,健全的法律体系只是说明有法可依,能不能真正实现法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司法者的道德境界。
四是全面从严治党需要有道德责任担当。唯有从严治党,才能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也才能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然而,从严治党的基础是要加强道德建设,坚定道德责任担当,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能离开道德
一是道德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经济是人的经济,是社会生产劳动及其社会利益关系发生、发展的特殊存在方式,是人和人际关系或人际利益关系的本质的反映。因此,经济概念不是纯物质或物质活动概念,它必然涵盖着经济主体及其主体与主体之间体现“应该”的逻辑关系和价值理念,即经济涵盖着道德要素。离开了道德视角,经济不可能被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同时,经济建设也将失去动力。
二是道德是民主政治建设之基础。民主政治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是最根本的政治道德或道德政治。为此,民主政治建设必须要摆正干部与群众的关系问题,要弄清权与法的关系问题,要真正认识人民的主人翁地位等。
三是道德是文化建设之灵魂。道德是人文社会科学之核心和基础理念,忽视甚至离开了道德,任何一门学科将是不完备、不完美的学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只有坚持崇高文化价值取向,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切实净化人们的心灵,才能不断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努力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是道德是社会治理之本。和谐社会是道德化的社会,实现合理的社会状态,要靠道德理念和道德境界的引导和支撑。首先,建设和谐社会,人自身必须和谐,而人的思想进步、心理平和、情绪稳定、身体健康等,这一切取决于人的道德境界。其次,和谐社会是不断解决社会矛盾中的和谐。社会矛盾如何正确地解决?当然要以法律为准绳,但更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地处理矛盾。
五是道德是生态文明建设之依据。道德自觉是促使人们真正认识自然、社会的存在依据和理由,懂得保护生态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道理,并由此不断提升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可以说,不懂道德就不懂生态,就无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本文摘编自“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34场活动的现场演讲实录,光明网记者王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