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

    ——韩文版南京大屠杀雕塑作品集《魂兮,归来》出版

    作者:本报记者 曹元龙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11日 12版)
    图为吴为山创作的南京大屠杀雕塑作品之《逃难》。资料照片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和大韩民国光复70周年。从20世纪初乃至更早的时间,日本连续发动对外侵略战争,中国和朝鲜半岛首当其冲,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成为最初的受害者。这些苦难成为中韩两国人民共同的创伤记忆,难以磨灭、不可忘却,值得通过纪念来警醒,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共同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

     

        值此契机,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南京大屠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并配合第二次中国国家公祭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活动,被韩国人民所熟知的中国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教授的纪念南京大屠杀雕塑作品集《魂兮,归来》日前在韩国燕岩书家正式出版。

     

        自2007年南京大屠杀组雕建立以来,已有数千万观众参观。该组雕塑分别由主题为《家破人亡》《逃难》《冤魂吶喊》《胜利之墙》四个部分组成,塑造了劫难中的同胞形象,作品以写实、写意、抽象相结合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在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中遇难同胞的心灵呐喊。作品的高低、疏密节奏形成波澜起伏的雕塑乐章,传达出了要记住历史而不是记住仇恨的和平理想。该组雕塑模型曾巡展多国,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国际影响。2013年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访问以色列时,曾将此组雕塑中的一组小模型赠送给耶路撒冷大屠杀纪念馆,以铭记人类共同灾难,呼唤人类和平。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该组雕评价道,“吴为山作品表现了全人类灵魂”。

     

        作为韩国以出版人文社科领域书籍见长的代表性出版社,燕岩书家相信将吴为山的南京大屠杀雕塑作品集通过书籍的形式展现给读者,更加能触动人们的灵魂,引发共鸣。中韩两国经历过相同的惨痛历史,向国民传达悼念先人、缅怀历史、珍爱和平的心情正是出版社应担当的责任。正如此书译者、仁济大学中文系朴钟渊教授所说的,希望该作品集能让韩国人民进一步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感受历史之痛,从而使中韩两国人民加深相互理解,治愈彼此所遭受的痛楚,携手共创世界和平的美好未来。

     

        据了解,该作品集一经出版,随即被韩国各重要图书馆、大学等机构以及美国、英国、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东亚研究机构订购。(本报记者 曹元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