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参与筹建北京书学研究会,1980年参与筹建中国书法家协会,苏士澍,这位名副其实的资深书法工作者接过了第七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的接力棒。
自幼在书香墨韵涵养中成长起来的苏士澍,深谙学习书法对青少年启智育德、培心健体、文化传薪的重要性。几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夯实书法传承的“塔基”工作,在文物出版社当编辑时,苏士澍牢记启功的叮嘱“踏踏实实地给孩子们编碑帖,用最便宜的价格,推荐最好的碑帖”。他参与编辑的这套《历代碑帖法书选》16开,能装进孩子们的书包,至今仍是学生们习书的良好范本。
2009年全国两会,苏士澍代表全国政协书画室作了《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刻不容缓》的大会发言,2010年全国两会,苏士澍又联合欧阳中石、王明明提交了《关于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的提案。2014年3月8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苏士澍做了题为《写好中国字 做好中国人》的大会发言。
作为全国政协常委,苏士澍带领专家组做了关于笔墨纸砚等传统文化产业生存状况的调研报告,这位活跃在基层的书法家,可以想象,当选中国书协主席之后,深入基层,扎根传统还会是他一以贯之的工作宗旨。
用群众喜爱的形式,写群众能懂的作品。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苏士澍表示,书法艺术如何更好地走进大众、服务人民?书法作品必须既要“养眼”,更要“走心”,使人们产生心灵的触动、情感的共鸣。没有情感的注入,书法就会沦为冰冷的技术。书法工作者要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不断创新书法艺术服务人民的手段和渠道,让人民群众更好地欣赏书法、习练书法,更好地通过书法陶冶情操、滋养心灵。
苏士澍在闭幕式讲话中强调,要践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他说,崇德为首位,人品决定艺品,立艺先要立德。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书法作品是书法家精神境界的外化,书法家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和道德情操,就难以创作出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他认为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提出的书中有“文”、书中有“道”、书中有“人”、书中有“德”,高屋建瓴,书法工作者们应反复学习和思考。
过去几十年里,书法事业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书法创作日益繁荣,交流展出十分活跃,书法教育广泛开展,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书法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为书法艺术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当然,工作中也存在不足和亟待加强的地方,苏士澍说,“心正则笔正”,要团结广大书法工作者,找问题,求共识,引正道,最后要在礼敬传统的基础上,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笔墨高峰。
接力棒在手,准备出发。
(本报北京12月9日电 本报记者 张玉梅 本报通讯员 王家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