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10日 星期四

    新理念新发展·共绘“十三五”新蓝图

    湖北宜昌:以“后现代”理念打造绿色生态新城

    作者:本报记者 夏 静 本报通讯员 蔡钧庭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10日 04版)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湖北宜昌以“后现代”发展理念推进城市绿色发展,呈现出一幅“山清水秀大城浮”的景象。

     

        城市空间绿色化

     

        山呼水应起宏图

     

        12月4日,记者来到刚刚落成的宜昌规划展览馆,在奇特的声光电技术作用下,红花绿叶满目翠,将生态宜昌的故事娓娓道来。

     

        宜昌市规划局局长夏文翰说,规划馆不但看起来先进,用材也很绿色环保,指示牌是用废弃的秸秆制作的,花坛是用木屑制作的,屋顶有太阳能光源,房屋上下四周的窗户直接引入自然光。

     

        站在1500平方米的立体宜昌总规划沙盘前,夏文翰介绍,宜昌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产城共荣、智慧便民、人文化城、开放包容”的“后现代”理念,面向国内外顶尖机构征集城市设计方案,依托“江穿城、城镶山,山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画中”的峡江地形地貌,突出“显山露水、起起伏伏、弯弯曲曲、高高低低、连绵不断、若隐若现”的山水特色。

     

        与规划馆乡邻的求索广场,是3年前开始建设的。作为建设者之一,技术员余三权眼中的宜昌既熟悉又陌生:“过去这里杂草丛生,现在依山就势一打理,像模像样,太美了。”他爱上了宜昌,也把家从武汉搬到了宜昌。

     

        “规划控绿,建设造绿,全民植绿,管理护绿,绿色决定生死。”宜昌新区推进办主任周青说。城市发展的每一步,都渗透绿色理念。如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5%以上,居全省市州第一;城区人均绿地面积超过14平方米,市民出门见绿、5分钟进园。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城市景观初步显现。

     

        产业发展绿色化

     

        产城融合写新篇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宜昌以绿色为底色,以城聚产,以产兴城。

     

        兴发集团宜昌精细化工业园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魔环”,集团总经理助理陈晓清介绍,园区里的9家企业利用不同产品间的共生耦合关系,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形成了各个主导产品首尾衔接、环环相扣、环环生金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开拓一片新区、兴起一方产业、建成一座新城,实现产城共融。在以宜昌新区、宜昌高新区、三峡旅游新区、三峡枢纽港区“四大平台”为载体的100多公里长江两岸,着力构建要素聚集、特色突出、布局合理的现代产业聚集区、沿江城镇带。目前,宜昌沿江经济走廊在建亿元以上项目885个,实际到位资金1371亿元,同比增长22%。全市城镇化率,已由“十一五”末的48%,提高到57%以上。

     

        宜昌城市综合实力跃居中部地区同等城市第二位,保持长江沿线同等城市第四位,跻身中国城市60强。与此同时,宜昌中心城区建成面积由103平方公里拓展到1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则由120万人增加到180多万人。

     

        生活方式绿色化

     

        以人为本惠民生

     

        卢存永、朱绪英是宜昌市的一对普通夫妇,在西坝棚户区住了几十年。不久前,他们迁到了伍家岗区九安城小区。

     

        “住进了楼房,才觉得自己是城里人。”卢存永感慨良多。过去他们一家人挤在一间50平方米的小屋,现在是两室一厅的楼房。“有水、有电、有天然气、有宽带和有线电视;室外绿化面积大,还有健身场所。”76岁的卢存永十分满足。

     

        宜昌市棚改办王凌志介绍,棚户区改造犹如一把“金钥匙”,为居民打开了幸福之门。目前,全市实施棚改25841户,已开工建设安置房52514套,建成10252套,4686户居民有了新房。全市在建的安置房,可以满足未来3年至5年的征迁安置需求,征迁居民心里十分踏实。

     

        “看到微信朋友圈里晒的图片,没想到真是身边的磨基山公园啊!”12月5日,家住宜昌城区的杨忠、杨杨夫妇站在江南磨基山公园观景平台,一边欣赏山水秋色,一边感慨都市繁华。

     

        磨基山公园是宜昌新建的八大公园之一。此前,这里差点成为商业开发用地,是宜昌市政府花大价钱买了回来,才有了市民的这座公共游园。

     

        60多岁的杨忠、杨杨夫妇本是武汉人,在宜昌工作生活了40多年,目睹了宜昌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宜昌越变越美,哪都不想去了。”杨杨说。 (本报记者 夏 静 本报通讯员 蔡钧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