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09日 星期三

    汉阳都城:韩国传统文化保护的缩影

    ——光明日报2015年赴韩采访纪行(上)

    作者:本报记者 张宪辉 包霄林 田呢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09日 12版)
    汉阳都城城墙。
    城墙隐患部位的玻璃记事板。田呢摄

        11月23日,光明日报赴韩采访团一行三人于晚间抵达韩国首尔。此行是中国光明日报和韩国京乡新闻间二十余年业务交流的延续之旅。

        京乡新闻是韩国第四大报纸,位于首尔市中区。京乡新闻社长李东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1993年韩中两家新闻媒体建立合作机制以来,二十多年来,双方的交往历史悠久,保持了很好的友谊。未来,双方都在媒体领域面临新机遇新挑战,交往的内涵也将更新更深入。交流采访活动应不仅仅局限于互访,而应向更深的层次扩展,开展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动。明年恰逢京乡新闻创刊70周年,希望以此为契机,将双方的合作提升到新阶段。

        本次采访活动,本报记者重点考察了首尔著名的传统文化标志——汉阳都城。它位于汉江以北首尔城的北半部,占地面积约为首尔城区的八分之一,是韩国传统文化保护的缩影。作为汉阳都城的南大门,崇礼门曾经是专为中国官员来宾开通使用的城门,它见证了数百年来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众所周知,韩国首都首尔原名汉城,它的得名直接与汉阳都城息息相关。今天我们能看到汉阳都城最明显的遗存,便是绵延在首尔四郊山峦上的古城墙。

        汉阳都城始建于公元1396年,绵延18.6公里的城墙,作为朝鲜王朝首都的界标和抵御外敌的堡垒,建筑设计上参考了中国古代的兵法。今天人们在城墙下可以方便地分辨出各个时代修筑修补的城墙。最初建设的城墙为了尽快完工,没有采用任何黏合剂,是由近20万民众仅用时数十天便建设完成的,基本都是用枕头大小的石头垒成,显得散乱而细密。十七到十八世纪修建和补充的部分,使用的是长宽40厘米到45厘米见方的石材,建设技术也得到很大提高,石材之间不再有孔洞和裂缝。十九世纪补充的部分,则采用了60厘米见方的石材,更加坚固平整,石材上也开始刻字记录下修建者的信息。经过数百年风雨,汉阳都城现存的城墙有12.8公里,不少区段如今已是首尔的闹市区,如何更好地保护这巨大的民族文化有形资产,韩国政府想了不少办法。记者在城墙下看到,在城墙的隐患部位,文物保护部门的技术人员用水泥钉和玻璃记事板对城砖的原有位置进行了标示和记录。工人在手工搬运木材和石材,以对隐患位置进行维护。据首尔市政府文化官员申泳文介绍,政府每年投入到古城维护的资金有30亿到70亿韩元(约合),不同时代建设的城墙应用与当时质地相同的建筑材料进行手工维护,使得汉阳都城保持了它原有的风貌,并于2012年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虽然汉阳都城内部的建筑大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韩国文化保护部门在重要位置原址都设立了铭牌或石碑,对汉阳都城建筑的文化内容和信息进行保护和说明。

        在韩国,人们将文化遗产称作文化财。韩国文化财的保护和管理归政府文化观光部下属机构文化财厅直属。文化财厅专门设有文化财委员会,具体负责国宝的划定。他们真诚地将先人留下来的文物、古迹、传统文化当作国家发展的无价之宝和巨大财富。这些文化遗产是他们自豪的根源,国民也更加自觉地去接受和传承。

        汉阳都城,作为最宏伟的文化遗迹,人们徜徉闹市中每每就能望见它的身影。它环抱着这个城市、这个族群,见证着他们的发展,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而韩国人对自己文化的坚持和认同,也通过他们对汉阳都城的感情体现无遗——那位文化官员名片的背后,便是汉阳都城的照片。(本报记者 张宪辉 包霄林 田 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