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08日 星期二

    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与经典

    《幼学琼林》:让我的文学想象起飞

    作者:刘硕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08日 04版)

        《幼学琼林》,本是蒙学经典,也可称作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著名人物、天文地理、风俗礼仪、生老病死……然而除了这些瑰奇广博的内容外,古人在呈现这些内容时所使用的形式和技法更令我赞叹。这本书伴我左右,常读常新,意涵无穷。

     

        我异常喜爱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并且总是被其中呈现的世界所俘获。整本书中,我最喜欢卷一中的天文部分。“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是一例。传说零陵山有一种石头燕子,遇到风雨时成群飞起,雨止而复变为石头;而商羊为传说中将雨之时便会曲起一足起舞的鸟。这种文学想象力令我着迷。

     

        石头本不能飞,石燕则不同。然而倘若石燕直接飞起,便缺乏合理性。为了弥补其中的缺失,古代伟大的讲故事的人给了它一个合理的凭借:风。“得风雨则飞翔,风雨止还为石。”想象与现实签订了契约,石燕就此飞起来了。因此在小说创作中,情节的设置并不是作家一厢情愿的想法,情节的推动也不全然受作家的统治。现实与想象的协议,让情节长出脚来,并不断自发向前行走。

     

        “势易尽者若冰山,事相悬者如天壤”,这两句则体现了文学的修辞技巧。太阳出来,冰山就要化掉,用来形容“势易尽者”。茉莉花同为不能长久之物,为什么不用来形容这种势力已到微末之物呢?要分辨这两者的分别所在,就需要有洞察力了。冰山易化,融化它的是太阳,而太阳不论从古至今都是用来形容光明正直之物,化于阳光之下的冰山自然也就成了势力微末的象征;茉莉不能长久,其香气会消散,花瓣也终将凋落,却也因此拥有了动人心魄的美。所以即使是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其本身也是具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正容纳了洞察力的存在。通过对事物的洞察,运用文学修辞将其赋予意义,这种方式就像是从幽微之境里透出微光,将叙述从空洞无物的黑暗里拯救出来。

     

        “事非有意,譬如云出无心”,这句话拥有一种天然的诗意。这种诗意的来源正是云出无心这种自然现象。事情有多面性,难免有过错的一面,为了消解过错,用有美感的偶然现象来表达无意之举,将其中的违和隐藏起来,无形中让矛盾消解,这种效果便体现了修辞技巧的魔力。

     

        “齐妇含冤,三年不雨;邹衍下狱,六月飞霜”,这两句其实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古代伟大的文学创作者运用拼接的手法,把这些自然异象同所要表现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在合适的想象力的支撑之下,形成了强烈的表现力。“夏时大禹在位,上天雨金;《春秋》《孝经》既成,赤红化玉。”以如今的文学眼光审视,这应该是早期的魔幻现实主义了吧。这种原始的混迹于现实中的传说,同拉美文学中的魔幻现实主义相比,并不带有对现实强烈的批判性,而主要象征着对生活美好的寄托。这些传说一方面是在表达人民对圣人的赞美;另一方面也传达了传统社会中的人们祈求自然馈赠的心愿。这些传说透露出这样的讯息,即行善之时,往往会有祥兆出现,这同古代笔记小说中经常表现的作恶终将有报的思想互为补充,共同形成了传统的善恶观。通过将现实魔幻化,实现了对纯粹现实的批判,同时也在传达着对这片土地的寄托与期待。这无疑为文学创作的形式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尝试与借鉴。

     

        (作者系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学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