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原政委、上将):红色文化具有三个贯通的特点,即古今贯通、中西贯通、文武贯通,永不过时。不变的基因有几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勇于创新的开拓能力、敢于担当的牺牲精神、令行禁止的严格纪律。
史胜平(井冈山大学纪委书记):“三山一坡”高校都地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革命老区,有共同的红色文化的滋养,属于一脉相承、血脉相连。都有坎坷的办学经历,老区大学的命运同国家的发展以及地方的发展密切相关;都有共同的使命和担当,就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郝琦(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面对时代变迁、社会转型的挑战,着力解决思政课程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同青年学生德育发展规律相衔接的关系问题,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全媒体、多渠道,以学生为主体的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是延安大学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推进革命历史资源走向现代化教育的有益尝试。
王玉平(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中心教授、博导):具有探索性、尝试性、学习性和前瞻性等基本特征的西柏坡精神,不仅引领我们完成了推翻旧中国的历史重任,更支撑着我们建设新国家、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
汲广运(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重视在沂蒙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是形成沂蒙精神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沂蒙精神的弘扬和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临沂党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考察沂蒙精神与党的建设之间良性的互动关系,对今后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任俊宏(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头,井冈山精神的形成、发展、深化和升华,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紧密相连,并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周华、李笑萌整理,照片由临沂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