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06日 星期日

    许江和他的东方葵

    ——“东方葵II——来自葵园大地的报告”许江艺术大展侧记

    作者:本报记者 严红枫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06日 04版)
    展览现场 本报记者 严红枫摄

        又见葵,又见葵园,又见许江的东方葵!

     

        12月3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华艺术宫、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东方葵II——来自葵园大地的报告”许江艺术大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开展。

     

        开幕式后,站在这位当代中国艺术家和他已持续了12年生命远旅的葵、葵园、葵阵面前,几乎所有的欣赏者,都被唤起对葵的情结,心中的熔岩仿佛找到了一个喷口,那些失意、激情、美好,那些心中永远难以泯灭的追求,都仿佛在刹那间被激活。

     

        12年前,许江在小亚细亚高原与“葵”不期而遇。此后,他陆续来到了他生命中5个惆然于心的葵园现场,并从这些现场中反复自我开启、提炼出葵园绘画的精神内核。

     

        从小亚细亚高原的“远望当归”,到内蒙古雪原的“沧桑如醉”;从宁波象山的“重生之炼”,到阿尔泰山的“群葵即人”,再到嘉兴南北湖的“此在即诗”。在这段持续12年的生命远旅中,许江从远方回到本土,从俯瞰的天空回到沧桑的大地,再回到群葵的家园。12年来,他如农夫般在画布上每日劳作,谱写出一曲葵园深处的精神史诗。

     

        许江的葵与世人见面,始于9年之前。2006年,他携《葵园十二景》首度进京,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题为“远望”的个展,拉开了他一系列大型展览的帷幕。自去年国家博物馆再次展出以来,许江的“东方葵”以其历史经验的深度、绘画语言的强度、思想意识的锐度,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他的“东方葵”,作为一个母题,已经超越了一代人历史经验的表达,进而成为穿越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心灵中介,成为二十世纪中国“人”与“民”的精神图像。

     

        这一次,许江带着他的最新作品,带着东方葵的“发生现场”来到上海中华艺术宫,这是葵园系列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总结性展示,同时也是一份来自葵园大地的视觉报告。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在现场评价说:“相比较第一次在北京的‘东方葵’艺术展,这一次的‘东方葵II’艺术展,因哲学的思考、诗意的表达,而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更加令人震撼、激动,更加引人思考。”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评价说,因为扎根大地、深耕大地、服务人民、塑造人民,所以许江的葵园,既在大地之上,又在人民心中。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2015年12月3日到2016年2月28日,走!到上海中华艺术宫看看许江的“东方葵II”!

     

        (本报记者 严红枫)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