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一席流动的盛宴——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扉页上的题献成为巴黎的美好名片。半个月前的暴恐袭击,与将持续半个月的联合国气候大会,让巴黎以另一种方式成为世界焦点。11月28日,从北京到巴黎,8000余公里航程。清晨飞机落地,冬日的巴黎不像想象中的寒冷。联合国一位官员评论:在已宣布进入应急状态的国家召开如此高级别的会议,这是第一次。
巴黎市民对气候问题的表达以特殊的方式进行着: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巴黎大会召开前夕,逾2万双鞋放满巴黎共和国广场——原定在巴黎举行的环保集会和游行因安全原因被迫取消,然而生态环保等非政府组织和民间人士将鞋子摆满巴黎共和国广场,超过1万名人士发起了一场象征性的不游行的示威,表达了对环保活动的捍卫,也成为一种行为艺术事件。
安全问题,让这个桐叶飘舞的季节显得不那么浪漫。不过,大家的注意力更多在大会议程上。各方对于巴黎气候大会最大的担忧在于与会者能否在此次谈判中最大限度地弥合分歧。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诞生开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谈判已经走过了23个年头,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阵营之间的争吵却始终是会议的常态,越接近会议的最后阶段,争论越是激烈,甚至面红耳赤。巴黎或许也不例外。在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苏伟看来,一些关键问题仍存在较大分歧,磋商常会持续到深夜。很多谈判代表只能在会场的快步行走时匆匆接受记者采访,而采访信息会随即散发到世界各地。
核心无疑是“利益”。乐观者认为,随着180多个国家主动提出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自下而上”的模式以及对气候问题认识的深化最终能促成一个“历史性”的巴黎协议,形成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新秩序”;悲观者则指出,旧协议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转让技术的要求未能得到兑现,即便巴黎的谈判桌能够形成一个新的协议,其“约束力”与“推动力”仍需要打上一个问号。而事实上,谈判将面对三个关键性的问题:一是巴黎协议能否形成法律效力,成为一种“硬约束”;二是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摄氏度”目标能否共同认可并建立实现目标的机制,按照目前180多个国家提交的自主贡献,距离这一目标还有巨大的差距,而少数国家甚至还认为要设定低于“2摄氏度”的目标,比如定为“1.5摄氏度”,但如何实现需要系列保障制度来实现;三是资金的落实能否有保障机制。发达国家到2020年每年动员1000亿美元,2020年后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加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气候友好型技术——这不只是承诺,更应该是行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需要达成更多共识。资金落实的步骤与机制不能总是处于模糊地带,而需要更有力、更公平、更透明。
然而,气候变化的脚步不会等待人类无休止的争论。世界气象组织最新报告称,2015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可能创下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世界气象组织总干事米歇尔·雅罗表示,这一年里,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创了新高。巴黎气候大会需要形成强有力的决策并建立落实机制,需要把应对气候变化变为各国内在动力,需要在公平与正义的基础上平衡各国的责任担当。
巴黎,这个冬天不平静。但愿,从这里出发,春天将不会遥远。
(本报巴黎12月4日电 本报记者 冯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