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04日 星期五

    落英

    七娘坛·七娘潭

    作者:何开儒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04日 15版)

        广东省大埔县湖寮镇莒村,相传古代村东头溪源潭有位七娘仙女,她乐善好施,是水母娘娘的第七个女儿。溪源潭,顾名思义地处莒溪源头,依山就势,四周是茂盛的森林。林里有许多凶猛的豺狼虎豹,它们经常不分昼夜地出没,攻击捕食村民饲养的牛羊猪犬等家禽家畜。七娘在村里为民驱除山禽猛兽,医百病治瘟疫。人们为了纪念她,就在元老伯公神址前设七娘坛。这坛没有庵堂庙宇,只有个小小的香炉安放在长约1米、宽约40厘米的平台上,香火旺盛。后来随着猛兽减少,香火也变得稀少了。小时候我曾多次跟随金兰婆(村中最年长者)去拜祭。祭品也简单,不用牲畜,三份斋果以及清茶米酒香楮照烛就是虔诚了。后来,这一带也被人们称为“七娘坛”。

        七娘坛前面有条古村道,直入还有百十个自然村落。古道下边是东西走向的莒溪,在坛下溪中有个锅形水潭,最深处1.6米左右,大家称之为“七娘潭”,潭中水清见底,游鱼无数。

        七娘潭是个天然的游泳池。北面是从山上延伸下来的不太平坦的天然石坪,平缓地伸入水底,南边则是块绿草地。潭底尽是些圆滑的小鹅卵石,在水中玩耍不会刺痛脚底。这里的水由山中的泉水汇聚而成,长年流动,比现在城市泳池的水质好上百倍千倍。当年,许多小男孩五六岁就开始到那里玩水学游泳了,且不用大人看护、指导,玩上一年半载自然就学会了。不知是不是七娘仙女的护佑,在这天然的游泳池里游泳非常安全,从未有过什么事故。

        水潭里有两个并不大的自然岩洞,是鱼儿藏匿的好地方。我八九岁时看过毅略哥在岩洞的鱼窝里塞鱼。我们几个小伙伴帮他从岸边采摘荆条枝叶,送到他手上,他就潜入水中把边上的石缝堵塞好,不让鱼儿跑出来,用鱼篓放在深水的一端,上面用扁平的石块压住固定。然后用蒲草编织的饭袋(蒲草饭袋原是人们上山砍柴、下水放木排时装午餐的袋子)装入生石灰,在长约60厘米的棍子上绑紧,送进洞里来回搅动,使洞里的水混浊,鱼儿受不了就会拼命往鱼篓那端窜去,钻入只能进不能出的鱼篓里。我们等上十来分钟,毅略哥再次潜入水底把鱼篓收上来,大丰收。大部分是石斑鱼,还有泥王鱼、齐口鱼、石鲣鱼等等,足足十多斤。毅略哥把鱼分给帮忙的小孩子每人两条,孩子们格外高兴。进业哥、敬贤哥、庆元哥、铎周哥,以及我和童年的好伙伴建优弟都曾在那里塞鱼,多的时候可以捞到三五斤,高兴;少的时候只有二三条,懊丧。

        记得一天中午,我们十几二十个伙伴光着屁股在七娘潭游泳嬉水。玩得正欢时,突然一个小孩从南边草地上疾速奔跑,其他人看到了不分青红皂白也跟着,跑了有二三百米。大家躲在陂角头山上的树林里,不敢吱声。事后才知道是庚元哥的父亲孔铭叔拿着枪从大路走来。其实这位忠厚老实的老农民是不会打枪的,只是想吓唬一下自己调皮的儿子,哪知道把所有孩子都给吓呆了,吓蒙了。现在85岁高龄的离休干部庚元哥应该还没忘记这件小事吧?

        岁月流逝,转眼间我也成了80岁的老翁了,但这些事我还记忆犹新。

        如今,七娘坛变成了水泥路,现在的人们也无从知晓这里曾经有个七娘坛了。七娘潭依然存在,但由于溪床变化、水源枯竭、水质污染等原因,水浅了,鱼少了,面目全非,再也不是孩子们游泳玩耍的乐园了。于是,我更加想念儿时的那个七娘潭。

        (何开儒,作者为退休教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