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03日 星期四

    观察

    创新效应 无处不在

    新闻观察员 陈恒

    作者: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03日 13版)
    新华社发

        就像近日北京遭遇的雾霾天一样,行人似乎都从空气中闻到了呛人的味道。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严峻,似乎哪个行业都不太好过。不过,恰恰是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一些创新型企业的真实价值才能显现。这就如同一些资深的投资者,他们喜欢牛市,但更喜欢熊市。因为在牛市中,资产的价格往往会被高估。在不管买哪个股票都能挣钱的时候,股市的遴选机制也就失效,好的企业和差的企业就无从区分了。

     

        这个道理和我们的经济大致相同。我国经济维持了三十多年高速增长,很多企业可能一“出生”就处在风口上,从高速增长的经济大潮中受益。这样的环境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效率低的企业和效率高的企业区分度不明显。面对三驾似乎永不疲惫的“马车”,低价和量大是优势,效率和创新显得不那么重要。而事实上,什么样的企业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长期来看并不是好事。

     

        过去,我们的经济增速很快,但传统产业相对低端,过于分散,效率不高。我们提了二十多年创新,但效果仍有待提高,这是因为在经济高速增长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所以,不要害怕经济的下行和经济的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商业机会,这是创业创新的机遇。

     

        经济增速放缓,可以说是一次需求端的“退潮”,那些好的机会会呈现在“海滩”上。在这个时候,市场需要更多宏观层面的改革。当前,中国经济需要抓住这一机遇,通过改革破除“双创”的阻碍,让资本和人才找到并抓住创业创新的机会。

     

        当前,中国经济的困扰之一,是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失衡。一方面,我们在供给端面临着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在需求端,我们仍在海淘国外的奶粉甚至马桶盖,我们的服务业还很低端。所以,如今创业创新至少面临着两个机会:一个是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因为我们现在高端的产品还比较缺乏,而消费的要求已经提高;另一个是尚未充分开发并正在开放的服务业,这一领域急需企业创新,并呼唤更多创业者来填补需求缺口。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位列其中。前不久,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也提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其实从长期看,经济的发展不能永远依靠投资、消费、出口等需求端的拉动,而要体现在供给的效率上,要依靠全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在迈过经济高速增长而全要素生产率却在持续下降的阶段之后,通过创新提升供给效率迎来了最好的机遇。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市场的不完善,比如背离市场走向的产业政策、政府手中的巨额投资项目、行业垄断和要素市场价格管制等,致使市场存在不均衡。在需求拉动的高速增长过程中,企业习惯于利用政府优惠政策、受保护的市场环境、要素价格低或者局部泡沫等寻找不均衡的方式挣钱,而没有习惯于通过创新发明出一个新的产品或者提高某个产品的生产效率,主动去“打破”或“创造”这种不均衡。

     

        为此,改革必须破解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为创业创新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当前,要加快推进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产业准入标准,对自然垄断性质的产业实行必要的规制,打破地方保护主义,让各种所有制、不同类型的企业可以公平地获得各种创新要素,让创业创新活动通过市场获得合理回报;政府要减少对市场的直接行政干预,重点放在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上;要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按照市场规则建立优胜劣汰的机制。

     

        总之,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和氛围,有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使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等创新要素合理、顺畅流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转型发展新活力。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