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16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上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02日 星期三

    工程教材大家谈⑥

    构建比较文学研究的新体系与新话语

    作者:曹顺庆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02日 16版)

        教材亮点:★打破固有的学派设限,对法国学派、美国学派等代表性学派的理论进行了整合重构;★引导学生以宽阔的学术视野来理解世界文化与文学,帮助学生把握中国比较文学的话语和特点;★倡导建立彼此包容、相互借鉴的对话平台和交流机制,推动比较文学走向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 

        为帮助学生掌握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文学概论》教材编写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比较文学学科的百年发展史及其理论为基础,在注重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比较文学研究的新体系与新话语。

     

        首先,本教材避免机械地将比较文学看作一个静态的线性发展过程,而是将其视为“涟漪”式的动态发展的过程。在注重吸取当前学科的前沿观点、结合学科发展新动态的基础上,本教材以问题意识为中心,将学生引向一种开放的、多元化的研究视角。

     

        其次,与现有教材相比,本教材的逻辑结构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例如,第二部分“文学的国际关系与相互影响”,强调了影响的国际关系,强调了影响研究的相互性和多向性、对话性和变异性特征,既肯定了法国学派的实证性国际文学关系影响研究,又打破了以往教材单一的实证性影响研究,论证了文学影响中的科学性与审美性、实证性与非实证性;增加了文学影响研究中的变异性研究,提出实证性、审美性和变异性同时构成文学关系研究的创新观点等。这样,弥补了以往教材只论述影响研究的同源性而忽略了文化过滤、文化误读、文化信息失落等变异性的缺憾,将以往实证性、单向性的“影响研究”,推进到实证性、非实证性和审美性共存,影响的同源性与变异性同在的新高度。

     

        又如,教材以“文学的类型研究与比较诗学”为板块,囊括了“主题学”“文类学”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打破了以往教材将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严格区分的结构,解决了比较文学教材以往的结构难题。此外,鉴于总体文学研究的缺席已经阻碍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发展这一现状,本教材还设立专章“比较文学前景展望:世界文学时代的到来”,指明影响研究、平行研究与跨文明总体文学研究的结合是比较文学的国际性、世界性发展的必然态势。

     

        对于教学工作者来说,需要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历史,既要认识到不同学派的学科理论产生的经济社会基础以及由此形成的学科特点,又要把握不同学派学科理论蕴含的普遍意义。对于教材提出的新锐观点,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多注意结合案例分析讲解。要采用开放性的视野,以启发性教学为主导,引领、协助学生以跨国、跨学科、跨文化的眼光理解世界文化与文学,更好地认识当代经济全球化与文明多样化背景下的文学与文化研究,为培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又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做好储备。

     

        (曹顺庆,作者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比较文学概论》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主编)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