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02日 星期三

    徐锋遗嘱:善款捐给需要帮助的人

    作者:本报记者 李陈续 通讯员 吴建平 汪春芳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02日 08版)

        本报合肥12月1日电(记者李陈续 通讯员吴建平、汪春芳)2013年2月,本报曾连续刊登《一场大学生“村官”间的“爱心接力”》等多篇报道,关注身患肝癌的安徽歙县大学生“村官”徐锋与浙江衢州大学生“村官”黄炊生死线上演绎“爱心接力”的故事。今天,数以千计的村民和社会人士自发前往歙县殡仪馆,为因癌细胞扩散医治无效去世的徐锋送行,为徐锋折射着崇高品格的遗嘱而感动。

        2009年9月,黄山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徐锋大学毕业,来到歙县郑村镇潭渡村担任村主任助理。他建起村务网站,帮村民上网销售农副产品,深受群众喜爱。2012年,任期已满的徐锋选择了继续留任。然而,没过多久,他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徐锋的父母都是农民工,无法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歙县及黄山市各界先后为他募捐了80多万元医疗费用。

        就在徐锋住院等待肝移植期间,得知另一位患者病情更加危重,他便主动将匹配肝源让出。此时,在同一家医院等待骨髓移植手术、同为大学生村官的黄炊,得知徐锋的情况后,把之前“村官”们为自己捐助的1.48万元转捐出来。此后,徐锋顺利进行肝移植手术。出院前夕,他又将爱心捐款20626元转捐给黄炊,鼓励她早日康复出院,一场大学生村官之间的“爱心接力”经本报报道被传为佳话。

        2013年4月,术后第三个月,徐锋返回工作岗位。他深知自己的第二次生命来之不易,倍加努力工作,领导同事关心他的身体状况不愿给他压担子,但徐锋主动请缨。当年5月,全镇开展扶贫调查,他又主动挑起潭渡村扶贫调查工作,领导还犹豫不决,可他一再坚持,“潭渡村的情况我很熟悉,这项工作交给我再合适不过了”。于是他白天下村入户摸底填表,晚上加班进行信息录入,按期高标准完成工作。

        重返岗位三四个月后,在一次复查中,徐锋被查出癌细胞转移,扩散到肝、肺、腿骨等处,他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工作岗位,再次入院治疗。2015年11月30日6点38分,被潭渡村村民誉为“最美村官”的徐锋,永别了他热爱的工作和为之感恩的社会与亲人。

        “我一生只有二十八年,党和政府为培养我、为挽救我的生命给了我很多很多,但我再也没有机会为党和人民工作了,我只能带着遗憾离去。为挽救我的生命,许多好心人为我捐款、给我鼓励,对于他们的大恩大德,我再也没有机会报答,再也没有机会感恩社会,我只能说一声谢谢……”11月初,弥留之际的徐锋以断断续续口述的方式,让家人代写了遗书。

        “我不能为父母尽孝了,不能为他们养老送终了,却让他们在晚年煎熬于‘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一世间最大的痛苦。”在遗书中,徐锋牵挂着父母,也牵挂着自己工作的地方:“郑村镇是我一生唯一工作过的地方,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十分留恋这片土地,但我再也没有机会为这片土地贡献力量了,我只能带着这份遗憾离去,我有一个愿望,在我死后,能埋在这块土地上,让我能看到郑村镇的发展,我将含笑于九泉……”

        “在徐锋生病期间,我们收到社会各界的爱心捐款80多万元,徐锋走之前表示,要将余下的善款继续捐给需要帮助的人。”听到徐锋父亲徐文高转述的徐锋遗嘱,在场干部群众无不潸然泪下,肃然起敬。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