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01日 星期二

    做“众创”活力的释放者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以三层平台推进学生创新创业

    作者:本报记者 邓晖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01日 06版)

        “老师,又成交了一单,西班牙的客户,199美金!”

     

        “又卖了一辆大的平衡车,挪威的,290美金!”

     

        …………

     

        日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工商学院跨境电商创业基地里很是热闹,学生三四人一组,通过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和宁波进口商品交易中心的平台,开设店铺进行创业实战。在校内教师和企业老师的双重指导下,这个开课仅一个月的创业班,已成功交易100余单。

     

        创新创业教育到底应该怎么搞?自1999年建校起,构筑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课程体系,建设模拟创业园、创业一条街、区校共建大学生创业园等实践平台,宁职院以一整套系统释放“众创”活力,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借鉴。

     

    一层平台:以创新创业系统课程贯穿大学生涯

     

        王杨是宁职院2015届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刚刚毕业半年的他,却已创业多年了——从大一开始,他便看准小饰品在大学生中的商机,从淘宝店开始做起,一毕业就开设了实体店。一步步走来,他最感谢的,就是大学三年里接触到的创新创业系统课程。

     

        为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宁职院逐步完善了一套独立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并将其贯穿学生三年的大学生活。从新生入学的“始业教育”,到针对各年级分别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和项目,再到为临近毕业的学生开设的“创业新锐营”“创业大学堂”,该校将创新创业意识渗透在教学的各个方面。

     

        “学校还特别成立工程训练与素质拓展中心,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学生整体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保证每个学生在毕业之前都会在训练中心受训一周,将创新创业的初步体验普及到每一位学生。”宁职院院长张慧波介绍。

     

        此外,宁职院还充分利用企业合作优势,为学生创业“保驾护航”:在教学上,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教学,因材施教,并结合专业,强化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在实践中,积极联动政府、基金、企业等多方力量,为大学生创业开拓更宽广的优势渠道。

     

    二层平台:以大学生创业园承载创新创业实践

     

        从宁职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受益的不只王杨,还有一大批浸润其中的宁职院学子。

     

        从宁职院电子信息工程系毕业两年多,李杰已是两家公司的老总,公司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大二开始,李杰就在学校组织下到企业学习,还在学校创业园创立了百诺科技有限公司。

     

        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课堂里,还应该生长在实实在在的践行中——这是宁职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关键一环。

     

        宁职院从2000年起就成立“模拟创业园”,着力打造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并先后与北仑开发区政府成立“开发区数字科技园”和“北仑区大学生创业园”,既为区域内创新创业科技人员提供创业孵化的软硬件条件,还通过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成立大学生创业指导委员会等举措,落实房租减免、税收返还、网络免费等创业扶持政策。

     

    三层平台:以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激发“众创”活力

     

        杭州猫眼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创办人曾国欣是宁职院2011届毕业生,也是学校的创业导师。他把公司落户在学校的数字科技园,提供多个实习和工作岗位给学弟学妹,帮助他们收获经验,快速成长。

     

        创新创业教育是需要蕴涵的文化,更需要循环的生态,要以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激发“众创”活力。在这种理念导引下,宁职院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多方联动,先后成立北仑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北仑电子商务基地、北仑工业设计中心等多个公共服务单位和机构,并积极引进北仑区科技局生产力促进中心及科技项目申报服务部等在校内落户,充分调动区校协同创新载体,为校内外创业大学生乃至区域内创业人士提供投资咨询、创业培训等强有力的保障和增值服务,做好创业企业的产业链配套服务。

     

        在三层平台支撑下,宁职院成为“众创”活力的释放者,现已助推校内学生和社会创业者创办企业158家,在校内创业园区成功孵化并升级外迁企业47家。

     

        (本报记者 邓晖)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