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

    根深叶茂花盛开

    ——山西传媒学院培养创新型人才纪实

    作者:本报记者 邢兆远 李建斌 本报通讯员 田晓宇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30日 06版)

        根据中国科学评价中心对山西传媒学院进行的评估,8个本科专业中有两个五星级专业、4个四星级专业和两个三星级专业;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2015山西省最佳大学排行榜中,该校被评为区域高水平大学。2015年,该校师生在动画短片和电影电视制作等领域的创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国内外各项赛事中屡屡获奖。

     

        对此,院长王建国说:“我们学校的定位是突出基础、突出特色、突出应用、突出技术,现正努力构建并打造文化创意与设计研究中心、文化科技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这三大创新平台,其定位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孵化器、教师科研创作成果的转化器。”

     

    营造创新环境

     

        11月21日,在第52届台湾金马奖颁奖会上,毕业于山西传媒学院的导演毕赣以电影《路边野餐》获得了“最佳新导演奖”。毕赣从影之路上的启蒙教师丁建国,见证、参与了《路边野餐》编剧、拍摄、制作的全过程。在拍摄最艰苦的时候,丁建国自掏腰包10多万元支持毕赣。丁建国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启发学生心中的情怀,重在引导,而不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尤其电影这一行,需要艺术灵感和实践经验。”

     

        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艺术品位,更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在山西传媒学院,“光影随行”活动是最负盛名的品牌。在此平台上,许多学生的才华得以展示,毕赣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他拍摄的剧情短片《南方》就曾获得“光影随行”金奖。

     

        构筑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机制和环境。艺术设计系的“暑期自创品牌营销特训班”,从品牌命名、商标注册,到包装设计、营销策划文案撰写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辅导,让学生学会娴熟地应用天猫等电子销售平台。艺术设计系副主任申明远表示:“我们不是培养学生做‘店小二’,而是通过电商销售学生的自创品牌,提升他们对专业的认识,培养品牌营销策划推广人才。”

     

    在创业中创新

     

        山西传媒学院创建了大学生创业基地,又名文化科技园。该园区共有46家企业,其中9家是在校生创办的企业,还有很多是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创办的企业。学校科研处处长覃晓燕说:“园区内设有小微企业服务站,可以为师生创业提供法律、工商、税务等一条龙服务,这里已与社会上100多家中小微企业对接合作。这一平台让创新创业与科研紧密结合起来。”

     

        “晋宝”的创作者高鹏、隋津云在常年下乡采风中发现,布老虎这一山西农村的“月子”礼物,如今会做的人不多了。他们意识到,必须立即着手保护和传承。怎么样从传统中提炼出精华部分,并以一个符合时代流行特征的形象呈现出来?于是,他们精心创作出这样一个叫“晋宝”的娃娃形象:头戴虎头帽,身着功夫衫,脚穿虎头鞋。不久,这一形象为一个山西小萌娃的作品,被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作为“吉祥物”。

     

    根植社会沃土

     

        有着2500年历史的太原赤桥村,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遗迹。这里是三家分晋的见证地,树龄超1000年的参天古槐就有13棵,特别是村民——民国学者刘大鹏的日记,已经成为欧美学生研究中国近代微观史的重要资料。2015年6月12日,一则《大学生走进赤桥村写村史》的新闻,占据了各大媒体版面。13名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吃住在村民家,采访村史讲述者,用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等手段全程记录,收集第一手资料。

     

        经过实地调研、采访、拍摄和数个月的后期剪辑、写作,师生们整理成1317分钟的有效素材,完成了25万字的口述材料,形成6个主题报告。带队老师、编导系主任王红叶说:“下乡可以让学生了解当地的民俗、历史,有机地和专业结合起来。大学生放下课本,深入基层,用自身所学服务社会,才能增长才干。”

     

        类似这样通过专业特色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的活动,在山西传媒学院不胜枚举。该校与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山西省广播电视台等120余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产学合作项目60余项。2015年5月,该校与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贵人鸟、虎扑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书》,成立北京菁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校园体育内容专业视频制作、赛事互联网视频业务为基础核心,打造校园体育互联网平台,助力我国学生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实现了校园足球赛事的首次全媒体直播。

     

        (本报记者 邢兆远 李建斌 本报通讯员 田晓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