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6岁的海南省歌舞团团长彭煜翔,说自己是一个做文化成瘾的人。这瘾有多大?工作24年,只要排戏一忙起来就几乎不吃不睡,他说因为瘾一上来就根本停不下来。
他用一批屡获大奖的精品舞台剧力证海南不是所谓的“文化沙漠”,让海南本土文化焕发出了时代精神的光辉,并传播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只要能跳舞怎么都行”
1991年,刚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的彭煜翔坐上了驶往海南岛的船。那里正在建亚洲最大的娱乐城,舞蹈专业在那正好派上用场。可一上岸,彭煜翔就傻眼了:凹凸不平的土路,既没有出租车,也找不到公交车。亚洲最大娱乐城——中国城还在打地基。
“只要能跳舞怎么都行!”彭煜翔辗转来到海南省艺术学校,成了一名临时舞蹈老师,住进了学校的发电机房。他用两条板凳、四块板铺了一张床,就算安顿了下来。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彭煜翔把自己的舞蹈梦想与激情全放在了学生身上。为了给学生们多争取上台表演的机会,彭煜翔每天都到各歌舞厅问要不要编导和演员。“我带着60个学生,自己又编又跳,一个晚上跑3场,累得自己都想吐。可孩子们很高兴,既有了实践机会,还能挣钱补贴生活。”彭煜翔说。随着演出的增多,知道他的人也越来越多,一到年底就有很多企事业单位主动上门来请他去帮着编舞。
彭煜翔渴望着更大的舞台,要编一台属于海南的歌舞,他再次寄希望于施工中的中国城。
1993年底,海口中国城终于开业。一看到中国城面向全国招编导,彭煜翔觉得自己实现愿望的机会来了,他早早就报了名,并最终过关斩将,顺利入职。
不久,彭煜翔就排了一台节目——《天涯行》,这是海南首个大型民族风情舞蹈。演出一炮打响,成了当时来海南旅游的必看节目,并且一演就是600多场。
“力求完美,绝不糊弄老百姓”
彭煜翔对作品力求完美的追求在海南文艺圈是出了名的。2011年,为创作《黎族故事》,彭煜翔带着几名编导前往黎母山采风。到达黎母山顶时,暴雨倾盆,他不顾众人劝阻,冒着被山洪冲走的危险去看黎母石像。“只有真正走近黎族的始祖圣像,才能感受到这个民族远古的气息,创作的舞蹈才有灵魂。”彭煜翔说。
《黎族故事》创作期间,彭煜翔带着团队不间断地排练,从白天盯到晚上,每天最多睡两个小时。“他排起戏来几乎不吃不喝不睡,我们实在看不下去,就帮他煮碗面,强迫他吃完,再强迫他在沙发上躺一会儿。”歌舞团办公室主任周克刚说。
最终,《黎族故事》一上演就征服了观众。该剧气势恢宏,舞美动人,古朴中不失时尚,集中展现了海南黎族艺术精华,一举荣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金奖、最佳导演奖等11项大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四届文华奖——“文华剧目奖”;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海南省老干部、省民族学会会长王学萍说:“《黎族故事》给了海南黎族女性自信和自豪。”
无论是高雅的室内大型演出,还是送戏下乡的广场舞,彭煜翔对每个细节的要求都近乎严苛。《黎族故事》在乐东巡演彩排时,彭煜翔发现烟雾的效果不够理想,马上打电话从海口调来数十吨干冰,赶在演出开始前送到现场。
彭煜翔说:“既然要送戏下乡,就要把最好的表演带给当地的观众。尽心尽力演出,力求完美,绝不糊弄老百姓,这是一个文艺工作者起码的职业道德。”
“丢掉铁饭碗,改出新天地”
2011年6月,海南省歌舞团转企改制,彭煜翔二话没说把自己的身份划到了企业。“丢掉铁饭碗,改出新天地。团里日子要是过得不如从前,我这个团长就不当了!”他的就职讲话掷地有声。
转企改制以前的歌舞团事业编制达108人,平均年龄43岁,演员青黄不接,没有编创团队,商业演出几乎为零,大多是带有任务性质的公益演出。
彭煜翔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建立“以能定薪,凭绩任职”的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把一批有水平、有能力的年轻人推上了创作一线,并创办海南省歌舞团附属芭蕾舞蹈学校。“这既解决了演员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也为歌舞团走向市场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彭煜翔说。
同时,海南省歌舞团引进《孔子》《海上探戈》《朱鹮》等多部精品剧目开展惠民演出,让百姓花上几十块钱就能看到高水平的歌舞剧,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转企改制4年来,海南省歌舞团焕发出勃勃生机,捷报频传。《黎族故事》就是歌舞团改制后独立创作完成的第一部大型剧目。紧接着黎族舞蹈《力神》获全国少数民族优秀舞蹈作品展演银奖。音乐舞蹈诗《崛起》《红色记忆》《丰碑》及民族歌剧《南海哩哩美》每次亮相都好评如潮,掌声雷动。海南省歌舞团还担纲完成了纪念海南解放60周年、纪念建党90周年、纪念建省办经济特区25周年、纪念海南解放65周年等一系列重大主题晚会的创排任务,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彭煜翔表示,下一步将力求以最新颖的艺术形式,去讲述海南故事、抒写海南精神,把海南文化传播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本报记者 王晓樱 魏月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