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27日 星期五

    走进生活的“互联网+”

    漫话未来购物

    作者:符德良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27日 11版)
    手机刷脸支付 CFP
    机器人导购 CFP

        相比其他领域,互联网对人们购物习惯的影响最大。未来的11月11日,消费者不必再等快递员送货,无人机托着包裹在窗户外盘旋,家里的3D打印机已开始打印衣服或者鞋子;超市里的购物车锁定了手机蓝牙信号,像小狗般忠实地跟在人们身后;试衣间里有智能屏幕,既可以查看穿各种衣服的3D图像,也可随时呼唤机器人导购;智慧餐厅与可穿戴设备“沟通”,为人们推荐最适合其体质的餐单……

     

    @智能家电自动补充家居用品

     

        互联网对百姓购物需求的满足,以及对购物方式的改变与颠覆,无疑是很彻底的。二十年前,全球第一批电子商务平台出现,如今多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习惯已经形成。

     

        越来越完善的物流、退换货、个性化推荐等售后服务,让很多人沦陷在网上购物的便利中无法自拔。今年的“双11”,天猫商城创造了高达900多亿元的销售额,伴随而来的却也有不少人对网购品质的吐槽,质量难以保障,也折射当前电子商务模式在解决传统零售困境方面的尴尬。

     

        网上购物起初之所以迅速风靡全球,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与线下购物相比,能够在线上购买到价格更低的产品。尽管如今的网络零售并非完美无缺,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购物体验”也没有真正得到满足,但在未来,已经习惯了网上购物的消费者们,将会推动互联网购物向更深处发展。

     

        在未来,购物将不再是消费者掌握主动权,商家会借助大数据技术和智能家电等渠道,深度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主动出击。以智能冰箱为例,它会对冰箱里的东西了解得比消费者本人还清楚,你喜欢什么口味的酸奶,冰箱里的东西什么时候过期,都能用APP实时提醒,还可以跟信任的商家链接,在冰箱里的某种食物将要用尽的时候及时补货。

     

        随着高科技产品的融入,未来零售业的交易会越来越向无纸化、无人工化方向转移。有些零售商甚至可以在未来提供“无人机”送货。在未来的“双11”,消费者不必再等快递员送货,无人机托着包裹在窗户外盘旋,家里的3D打印机已开始打印衣服或者鞋子;超市里的购物车锁定了手机蓝牙信号,像小狗般忠实地跟在人们身后。

     

    @实体店将有新体验

     

        电商冲击之下,实体零售商的日子很艰难这是公认的事实,但也并非全无机会。

     

        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询跨国公司埃森哲研究发现:近年来,消费者有重返实体店的有趣迹象。虽然68%的调查对象表示未来购物将更多地在网上进行,但是相比前一年,该比例下降8%。消费者回归实体店的趋势说明,实体店的购物体验是其他渠道无法代替的,最重要的是,相比网店,实体店的质量是相对有保障的。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未来的实体店将变成销售渠道的一部分。以高科技融入购物体验,使这种过程更具趣味性,这或许是未来实体零售商的出路之一,消费者将在其中享受到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这种体验或许会是这样的:一家店铺门前,一位美丽的服务员不厌其烦地为你介绍本季上架的新品,以及近期店内促销的情况,当你正想上前结识一下的时候,发现原来她是一位虚拟的服务员,形象来自一台全息投影。

     

        走入一家运动品商店,脚下的“跑道”立刻将人们的体重和步距显示出来,并据此为你推荐了一款正在热销的慢跑鞋。如果你是来挑选篮球鞋的,那么当你走向旁边的“篮球场”,在对面的虚拟篮筐上马上就出现了你正在寻找的某品牌新款。

     

        午餐时间,你走到某营养餐厅门前,和互动屏幕打个招呼,它会把你近一周时间的用餐热量调取,并根据你近期的健康状况“缺乏休息”“控制体重”“训练健身”等,推荐三套不同的午餐搭配,你只需进行选择,然后找位置坐下就可以了。

     

        对衣着挑剔的女士,也会享受更周到便捷的服务,面对着试衣间里的摄像头站定,屏幕上会显示出各类时尚女装,通过手势操作,你可以挑选出你希望试穿的款式,然后这些衣服会依次穿在屏幕中的你身上,并与你的姿态完美贴合,让你不必受累,就能享受充满想象的试衣间。

     

        实际上,这些技术已在开始“落地”。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去年已开始在一线城市的店里安装数字鞋架,一个硕大的触控屏幕被挂在墙上,消费者可在数字货架上选择产品,并从任何角度查看产品,旋转、放大,得到更多鞋的信息。如果一间阿迪达斯实体店能陈设500双鞋,而这个数字货架理论上能展示10万双鞋,节省出的陈设面积,可以用来增加门店的库存,减少了消费者在实体店购物遇到断码或缺货的烦恼。

     

    @库存是互联网购物待解难题

     

        全世界90%以上的零售企业不能实现盈利是目前公认的现实情况。在以往的购物体验中,传统零售业一头连接着制造,一头连接着消费者,从开始生产产品,到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这中间有多达二十几项,异常长的流通链。而在流通链每个环节,都在产生成本加价,一个生产成本10元钱的东西,经过层层加价,至少已经多出了5~8倍的成本,而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要命的是库存,它已经成为传统零售的“癌”,挥之不去。

     

        所有人都认同传统零售业应该转型,该与互联网融合。然而,电商不断发展的这些年,传统零售的上下游中所有环节的企业都在尝试线上转型,甚至原来很多只专注于制造的企业如今都直接在京东、天猫上开店,但是最后却发现仍然赚不了钱,库存还是压垮他们的最大加价因素,甚至由于互联网零售的不可预估性,库存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愈发严重了。

     

        电子商务最初出现的时候,人们普遍对它的理解是: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购物理念与购物方式,让人们能够更快捷更方便实惠地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从表面上看,将传统零售移植到线上,商家省去了店面、房租、人员等显而易见的成本,从而可以让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拿到相同质量的产品。

     

        而京东、天猫、苏宁等国内几大电商巨头一年总要搞几次价格战,也让人们有一种感觉,同样的产品,网上的东西确实比线下的便宜,而且售后服务丝毫不差。然而多年的价格战之后,我们却发现,如今的电商在价格上与线下相比,已经没有多大优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是因为,互联网企业虽然减少了不少线下的经营成本,但同时却增加了一项流量成本,这一成本并不比线下的其它成本低,而传统零售移植到线上后,依然没有解决其中最大的成本消耗——库存,甚至为了能够“薄利多销”而进一步推高了库存。前几年名噪一时的互联网企业凡客,近两年似乎已经日薄西山,便是被库存压死的。

     

        如此看来,未来的互联网零售业,还需要在如何减少库存、降低成本、提高商品质量方面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从低价低质转向性价比更高,品质有保障的购物。显然,现有的电子商务格局,需要新的模式加入进来,来满足这样一群对“性价比”有极高追求的人们,推动这些平台向着更良性的方向发展。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