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

    让每一个生命都活得有尊严

    ——上海长征医院血透中心护理组二三事

    作者: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本报通讯员 汪玉成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26日 06版)

        “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宽敞明亮的治疗室内隐隐能够听见血透机有规律的转动声。护士们像往常一样忙碌着:定时测血压,给病人喂药、喂水、热饭,帮助病人大小便……这些枯燥、琐碎的工作,护理人员每天都要重复很多次,而且一做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这是上海长征医院一位普通护士笔下的寻常一天。

        在上海长征医院血透中心采访的几日,我们时常被这样的平和、温馨所触动。那一处处看似细微的举动,那每一天将心比心的守护,让靠机器维持的生命不失尊严和温暖,让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并且能够有质量地活着。

        沈雁波,38岁,复旦大学毕业,如今是一名注册会计师。面容姣好的她坐在记者面前,微笑着说起长征医院血透中心的故事。大学毕业不久,沈雁波的病就发作了,刚开始血透时,她因过敏反应吐得护士满头满脸。“是这里的护士、医生握着我的手、抚摸我的头发安慰我,鼓励我重新回归工作。”说到激动处,沈雁波起身捋起衣袖,指着胳膊上密密麻麻的针眼说,她已在长征医院做了13年血透,“日本的血透技术非常好,去年我去福冈,到当地最好的医院血透,看到我的胳膊,医生都大吃一惊,问我是在哪里血透的,得知是在上海长征医院,都赞叹不已。”

        上海长征医院肾内科主任郁胜强告诉记者,作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收治病人最多的血透中心,长征医院血透中心能开展目前国际上能开展的所有血液净化技术,如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血透病人发病率,住院率及存活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血液透析中心接受血透治疗的病人中最长存活者已达28年。

        简单的数字背后,是精益求精的技术、细致入微的护理和不怕吃苦的奉献精神。长征医院血透中心有医生5人、护士65人、工程师3人。目前中心拥有100台血透机、5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仪。长期门诊血透病人530例,外地流动血透病人50例,年透析达8.5万例次。中心一针穿刺成功率几乎100%,无症状透析率达98%。许多原本做不了长时间透析的病人在这里能“充分”血透,生命质量明显提高。

        护士长陈静已在长征医院血透中心工作22年。“我心里的想法就是,对待病人,要将心比心,对待护士,也要将心比心,如果你能够学会这一点,干什么都好办了。”陈静说。在别人眼中难熬的22年,在陈静看来,苦是苦,却收获了太多满足。她告诉记者,血透,特别是血透初期对穿刺技术、按压技术都有很高的要求,不同时期血管通路的“生命线”需要不同的护理,如果操作不当或自我维护不好,就会出现瘘管闭塞、感染、血栓、动脉瘤等并发症,要重新手术。所以,长征医院血透中心护理组的每个人,对每一名病人、每一个护理细节都严格管理,老护士带新护士,每一个技术关键点都反复琢磨、反复练习。

        血透的护理工作量巨大,夜间透析,护士一刻都不能合眼,一个病人光是量血压就要5次,需要不停地观察、根据体重变化调整脱水总量,万一管子脱落就意味着发生危险。多数医院都不愿做。但只要患者有需要,能够解决患者的血透难题,中心的护士就会去做。魏丽是血透中心的一名护士,在这里工作了17年。“上班时,病人看到我,都会很开心地说,‘魏教员,你在我们就放心了’。听到这么一句简单的话,我就开心了。”

        “长时期的生病和治疗,往往会使患者变得暴躁、易怒,护士工作中有时会遇到莫名其妙的指责、挑剔。我们的护士被病人骂了从来不顶嘴,擦掉眼泪继续工作。”郁胜强说,“血透患者要通过透析才能够存活下去,透析要建立血管通路,这是我们医生做的,但是血管通路的生命线要靠我们的护士来守护。是她们的精心护理,让我们的患者不仅能活下去,还能活得好,活得有质量、有尊严。”

        (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本报通讯员 汪玉成)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