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22日 星期日

    打开中国改革这扇机遇之窗

    ——第六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侧记

    作者:本报记者 杜羽 李晋荣 杨谧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22日 04版)

        “阿拉是上海人。”11月20日至21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世界中国学论坛,没能亲赴现场的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远东研究所所长季塔连科,通过视频短片中一句地道的上海话,让前来与会的200余名海内外学者在粲然一笑的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这位81岁老人浓厚的中国情结。

     

        50多年前,季塔连科是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一个外国留学生。而5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越来越多的海外学者像季塔连科一样,把目光投向中国。他们关注古老中国的历史文化,更迫切希望了解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因为,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不仅惠及全体中国人,而且将为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借力中国改革

     

        在“中国学的现状与未来”圆桌会议上,土耳其安卡拉大学汉学系主任欧凯刚一发言,就向学者们介绍起与他同来的两位得意弟子:她们正在攻读汉学博士学位,都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

     

        欧凯介绍,安卡拉大学早在1935年就成立了汉学系,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汉学系的毕业生很难在当地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最近几年,土耳其的管理、教育、旅游等诸多行业都急需汉语专业人才,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学习汉语。与此同时,土耳其的中国研究也方兴未艾。近年来已有30多名研究生从安卡拉大学汉学系毕业。在欧凯看来,这些学生就是土耳其中国研究的未来。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研究系主任蓝普顿有着与欧凯相似的体会:以往美国人对中国知之甚少,美国学者的中国研究局限于文化大革命等个别问题上,现在则朝着全面系统的方向发展。

     

        作为中外交流和交融的桥梁和纽带,海外中国研究为世界打开了一扇扇认知中国、了解中国的窗口。而海外中国研究兴起的背后,正是中国改革给世界带来的机遇。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给出了一组数字:“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对外投资净增加近10%,存量增加114%,中国的对外承包合同增加40%到50%;2000年,中国只有560万人持有私人护照,2014年中国公民私人护照持有量超过1.1亿;2000年,只有3万中国学生赴海外留学,2014年达到46万人,而中国的外国留学生也达到37.7万人。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各类重大基础设施达到20多项,远超过“十二五”时期的12项。“中国在不断加速基础设施现代化,重塑中国经济地理。中国也希望能够和世界各国合作,重塑亚洲经济地理乃至世界经济地理。”在胡鞍钢看来,中国的改革必将给世界提供长久的、持续的发展机遇。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完全有条件长期保持较高水平增长。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为6.9%,增速虽有所放缓,但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在30%以上,仍是世界经济重要动力源。快速发展的中国、更加富裕的中国百姓,还为世界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蒋建国表示,今天的中国与世界各国真正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未来世界格局发展中,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共担世界和平稳定的责任。

     

        “中国的改革向世界呈现了诸多机遇,这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游戏,最后会形成世界的共赢。”蓝普顿这样评价。

     

    共享中国智慧

     

        “在与西方学者的交流中,我往往会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一讲到中国文化,所听到的就是孔子、孟子,就是儒家、道家,当代中国有什么思想和什么学者能够介绍给世界呢?”对于中国学者来说,上海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何锡蓉这样的遭遇并不罕见。

     

        然而,在很多与会的海外中国学研究者看来,无论是特色鲜明的中国道路,还是不断发展的中国治理理念,这些改革进程中创造出来的“中国智慧”,都值得与世界共享,中国在变得越来越“中国化”,也应该变得越来越“世界化”。

     

        “自2007到2008年的西方金融危机以来,可以明显地看到,西方治理精英的国内政治权威正在走下坡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马丁·雅克把中国与面积相近的整个欧洲进行了比较,他认为在过去40年里,中国的治理模式比欧盟要成功得多,而在西方治理中的困难与日俱增的同时,世界对中国治理模式的兴趣渐浓。

     

        也有不少学者指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同样带有鲜明的中国印记,体现出独特的“中国智慧”。

     

        “‘一带一路’是一个新的经济体合作模式,它会加深、加强这些区域间乃至这一区域内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它能够增强国与国之间的政治联系,也能够通过创造人与物资乃至各个方面的交流网络和平台,更好地促进区域间国际和民族的交往。”亚美利亚国家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研究员哈鲁特尼亚认为,“一带一路”显示出对和平与和谐的追求,是一个可以全球共享的战略布局。

     

        尼泊尔关系学院秘书长什雷斯塔介绍,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后,尼泊尔也有了建立跨喜马拉雅经济区的设想,希望将中国、印度、尼泊尔纳入其中,从而将南亚、中亚与中国连接成一个经济走廊。

     

        中国道路、四个全面、一带一路、“十三五”规划……在两天200多场报告中,这些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被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一次又一次地提及,这是世界中国学研究者对中国发展的关切,也寄予了对中国改革的期许。

     

        (本报上海11月21日电 本报记者 杜羽 李晋荣 杨谧)(更多报道见5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