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为期一个月的济宁曲阜第二届“百姓儒学节”拉开帷幕。围绕“儒学让百姓更幸福”的主题,本届儒学节按照“百姓设计、百姓组织、百姓参与、百姓评判”的原则,组织了百姓朝圣等十大主题活动,推动儒学大众化、民俗化。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一个月后,济宁市作出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重大决策。两年间,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在前、走在前为使命担当,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孔孟之乡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文化嬗变。
延续优质文化基因
“在曲阜生活了几十年,到孔庙来按照传统礼仪行礼朝圣还是第一次。”初到孔庙参加朝圣祭孔活动的曲阜市民王先生难掩心中的激动。这是济宁市打造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旨在启蒙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并使之发扬光大。
除了内化,还要外扬。不久前,济宁举行“孔子故乡 中国山东(曲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采风活动,以此推动“儒家文化走出去”战略,从发掘整理、弘扬传播、继承创新三个维度,广泛征集儒学文献、地方文献、建立思想道德书架,并创新推出设立全国首个免费孔子图书馆、开办德馨大讲堂、“背论语免费游三孔”等活动。通过全民参与,上述活动场所成为发掘弘扬儒家思想的新阵地。
“另外,济宁还加强曲阜非物质文化遗产片区保护工作,进一步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发展曲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进‘祭孔大典’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宁市委宣传部部长李昌文表示。
为此,济宁市在古城曲阜坚持做到定期举办开城仪式、祭孔仪式、晨钟暮鼓仪式和儒家思想讲座,着手打造“中华成人礼”修学品牌。
弘扬传统重在塑人
11月15日晚8点,济宁新世纪广场的大型电子屏幕上,正在播放当地电视台制作播出的最新一期《论语大会》,竞赛双方就《论语》的字词音义、名句成语、人物关系、历史故事等进行着精彩辩论。尽管天气寒冷,但大屏幕下仍然站满了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据介绍,《论语大会》节目是由济宁市委宣传部、济宁学院、济宁广播电视台联合策划推出的大型竞技类、国学类、群众性比赛节目,一经播出,便受到广大市民的青睐,前来报名参赛的团体、个人众多。
今年以来,围绕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的目标,济宁在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推广“乡村儒学讲堂”“一村一名儒学讲师”等做法,确定了在市级层面做好一个书院、一处讲堂、一个舞台、一批精品“四个一”工作;在县级层面,图书馆建“尼山书院”、文化馆建国学体验基地;在镇、村层面,建设“乡村儒学讲堂”,广泛组织开展“百姓学儒学”活动。
“打造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人、塑造人、引导人,让众人垒起道德高地。”济宁市委书记马平昌表示。
截至目前,济宁市共有6000多个村街、236个社区和1214所学校设立了善行义举四德榜。通过开展“善行义举进企业”活动,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网上平台,推出一批全国、全省先进典型,成为人们争相学习的榜样。今年2月,济宁市荣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具示范、可复制
以济宁市文化中心项目奠基为标志,济宁市《三年行动计划》中所列文化项目建设已完成85%以上。
日前,总投资6亿元的孔子博物馆建设项目纳入2015年山东省重点建设备选项目。这是一座高科技、大众化、体验式的新型博物馆,也是寓教于乐的儒家思想体验中心,与世界文化遗产“三孔”交相辉映。
同时,济宁还以高标准倾力打造文化产业示范区,规划出“一园、三带、四区、七大文化产业”的发展布局,即以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引领,打造儒家文化、运河文化、佛教文化产业带,建设始祖文化、水浒文化、红色文化、佛教文化产业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影视传媒、出版娱乐、艺术培训、节庆会展等七大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企业、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夯实文化产业发展基础。截至目前,已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3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11家,全省重点文化企业4家、重点文化产业项目7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4个,国家和省级重点企业、项目、园区数量居全省前列。
“‘十三五’期间,济宁市构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将按照具示范、可复制的目标扎实推进。”马平昌说。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通讯员 王磊 丁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