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成效是群体心态互动而产生出来的。恩格斯指出,历史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产生出一个合力。只有准确把握高校群体心态,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学生的功利心态
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目前,资本与市场的逻辑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网络社会与新媒体的发展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思考问题也越来越自我化。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他们仅仅把思政课当成不得不修的学分课,迫于学分与考试的压力,不得不去听课,即使到了课堂,也很难进入学习状态,其中原因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有高校内部小环境的制约;既有教材与教学内容的问题,又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问题,另外,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就业的压力等诸多问题困扰着他们,并使其始终处于焦虑状态。马克思认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的对象的本质力量,在大学生看来,思政课与他们专业关系不大,与他们的学习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教材内容与课堂讲授很难触动他们的心理与灵魂,使其不能产生心理上与情感上的自觉认同,因此,大学生对思政课大多采取一种功利心态。
教师的矛盾心态
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其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目前,面对各种思潮和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多样中求得共识,使大学生能够实现从认知到认同的转变,这给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挑战。思政课教师作用的发挥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他人的社会认同。思政课在大学生心目中普遍不被重视,教师个人也尽力了,但教学效果总不理想,教学成就感低,思政课教师难免有一种失落感,加上一些学校职能部门与专业教师不认为这门课教师重要的氛围,也使他们失去了自信。思政课教师往往承担的教学任务比专业课教师要繁重,很少有时间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科研成果不够丰厚,使得他们在学校职称评定时处于劣势地位。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着“教师不爱教,学生不爱听”的现象,思政课教师由此产生一种职业倦怠,使其呈现出矛盾心态。
辅导员的无奈心态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他们与大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辅导员对于一个大学生成长过程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相比,个人事业的发展相对慢了一些,工作成就感也就相对较低。目前,“90”后大学生往往为独生子女,心理问题较多,情绪波动幅度也较大,无形中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与责任,辅导员面对的问题与挑战也越来越多。另外,高校扩招,大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比率在扩大,一个辅导员要管理的学生大多在几百人以上,辅导员虽全身心投入到管理工作,其工作效果并不明显,一旦心理脆弱的学生出现问题,更使辅导员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辅导员工作既繁重又琐碎,同时责任重大,一些学校还对辅导员岗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辅导员自身对其身份的认同感不高,部分辅导员并没有将其岗位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使辅导员处于一种无奈心态。
干部的弱化心态
干部尤其是学校主要领导的重视程度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因素。但现在一些学校领导看重有形的学科发展、重点实验室、硕士点、博士点的建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少学校领导,口头上重视,实际上并不重视,甚至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视为学校众多课程中的一门普通的公共课,无形中弱化了其地位。思政课不同于学校一般公共课与专业课,它是一门能够塑造大学生思想与灵魂的特殊课程,短时期内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教育功效,干部弱化心态影响了对其的衡量。
消极心态如何转化为积极心态
目前,高校存在的诸多心态已经影响与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把消极心态转变为积极心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高校要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上升到关乎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来对学校制度进行顶层设计。大到学校章程的制定,小到具体政策的出台,都不能简单地从功利的角度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高校各种不良心态的产生,其根本原因在于各种群体的权利没有从根本上得到保障。学校治理不仅仅是职能部门与学校领导的事情,而应当是全体教师、学生的共同事情,学校制度与政策的制定应该让学生、教师、辅导员参与进来,例如学生管理、职称评定、教学管理等制度,让多元主体都具有话语权,才能调动各群体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融入人文关怀,始终关注对人的现实利益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要从解决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消除引发人们各种心态失衡的外部诱因,增强群体的利益认同、制度认同与价值认同与情感认同,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