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秋丽 通讯员丁永宏)蓝天白云天数增加42天,全省排名提高4个位次,PM2.5改善17%,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位于山东省第二……这是今年上半年,济宁市交出的大气治理答卷。
“济宁将生态概念融入各行各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全面构筑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济宁市委书记马平昌说。
据了解,今年7月20日,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名单的通知》,为济宁市定下了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战略定位的要求,济宁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建设济宁市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计划到2020年,全面完成示范区各项任务目标,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各行各业,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到2020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74%以上。
为达成此目标,济宁市各行各业按照《意见》积极行动,交通部门率先提出创建全国绿色交通城市任务目标。
今年8月上旬,济宁市新购首批380辆纯电动公交车投入城乡公交线路运营。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宋科表示,今后每年将投入运营300辆新能源公交车,到2019年清洁新能源公交车使用率将达到100%。
同时,济宁市还依法规划,在安全许可范围内新建清洁能源供应站点120个,在城区营运的出租车全部换装无污染装置,消除燃油汽车尾气污染。
各县、市、区乡镇农村则大力发展秸秆还田技术,仅今年就投入5700万元购买补贴秸秆还田机械,实现村村有机械、秸秆不焚烧。近两年济宁市境内夏秋两季作物秸秆无一处焚烧点,秸秆还田率达到98.7%以上。未实现还田的秸秆,填充农村沼气池用来发电、做饭和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