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地域文化

    梦幻石城

    作者:洪忠佩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13日 15版)

        天边那片鱼肚白,是我站在石城山眺望时缓缓出现的,遥远,黯然,空茫。此前,天上只有麻乎乎的一片,依稀还有一点点星光月影的痕迹。在这样的夜里,月亮星星是否也会迷路呢?鱼肚白的扩散,像波纹一样游离,一层漫过一层,也消隐了一层。于是,天边出现了模糊的光区,淡淡地在渐变。

        石城山的夜根本没有睡去,也就不存在凌晨醒来。山上程村、戴村通宵的灯影,还有许多拍客杵着的三脚架,就是最好的明证。村民的炉灶上,已经有了红薯、苞芦(玉米)的香甜。他们在等,在等一个枫叶飘红中山村呈现的梦境。梦境的场景应是这样的:远处的山峦只是黛影,甚至可以忽略,景深是高耸的枫香、飘红的枫叶、鳞次栉比的民居,而这一切都被晨霭与炊烟雾化着,宛如海市蜃楼,在虚幻中显影。

        逶迤的石壁一如城墙,就有了石城的名字。一想到石的城堡,就有一种穿越感,它犹如藏在历史深处的某个角落。世代居住在石城的村民,怎么也不会想到,让村庄闻名的居然是秋野中的一片红枫。石城山的名木古树在婺源是有名的,上了年纪的就有枫香、香樟、楠木、青栲、冬青、槐树、木荷、红豆杉、三尖杉、豹皮樟、杭州榆、糙叶树,以及山樱花与玉兰树。若是没有到过石城山赏过枫叶的人,看到石城秋天的摄影作品,都以为是幻觉,甚至怀疑作品的真实性,随之想到的是空蒙、飘忽、幽寂,然后才是沉浸、静美。如果单独看,石城的枫叶并不艳丽,但和山峦、村落、田园、瓜棚豆架组合在一起,就有了别样的俏色。尤其是,披上一层如纱的薄雾,还有升腾的炊烟,真的美得叫人咋舌。红的枫,白的墙,黑的瓦,薄的雾,袅袅的炊烟,依山的田园,加上天光下鸡犬相闻,似乎就是梦境中家园的样子吧。

        九月中旬,天南地北的拍客就奔着石城而来,他们在山上的程村、戴村住下,等呀,盼呀,就是要拍出心中的梦幻家园。白天,时光似乎是凝固的。在蔚蓝的天空下,拍客们对悠悠的云朵也不管不顾,他们一门心思在想象在憧憬——村庄枫叶在晨霭中飘红的样子。突然有一天,枫叶飘红了,他们又有些猝不及防。相机的咔嚓声与鸟的叫声,开始了竞赛。结果,鸟的语速远远落后了。鸟站在枝头,看着拍客们乐此不疲的样子,开始陷入了茫然。石城山有空地的地方,都有拍客的身影。他们完全忘了脚下的砾石、藤蔓,以及荆棘。有时,苦苦等来的一缕光,瞬间就消失了。还有不济的时候,好不容易找到几片红叶作点缀,风一吹,叶子就飘落了。

        石城山上,有的鸟没有达到的高度,拍客的“小蜜蜂”航拍器达到了。程村、戴村的村民还没有去过的地方,石城秋天原生态的景色早已到了那里。像一个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一样,村民也不知道村庄到底为何每年吸引这么多拍客。我想的是,村庄与城市的相遇,仅仅只是一片枫叶作为媒介吗?而一片枫叶,又是否长期能够承载这一切呢?既然,城里人向往的心灵图景是美丽乡村,而村里为何还有人想方设法去钻水泥钢筋的森林呢?没有答案。

        阳光透过石城枫林,滤出一缕缕的射线,穿过薄雾望去,似是一个个万花筒。薄雾里,夹着炊烟的烟火气息,久违,亲切。高耸的红枫与山地背景、村庄格局浑然一体,比例、色调、纯度都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感。每一位拍客,都拿着数码相机在琢磨,在分辨,哪一张村庄入枫叶的效果,哪一张瓜果成熟的画面,更像梦境中家园的样子。

        石城山的枫叶染红了天边,拍客们的存储卡也储满了村庄的景色。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竟然忘记了自己是什么时候告别石城的。因为,即便拍客回到了家,他们还沉醉在自己上传的作品里,他们还在思量着石城宛如梦幻的图景。

        有个别的村庄,没等我再去看一眼,已经滑出了我的视界。趁着风轻云淡的秋日,我徒步赶往枫叶飘红的村庄。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滕王阁文学院第四届特聘作家)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