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

    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书香

    北京外国语大学:了解世界 从读懂中国开始

    作者:本报记者 邓晖 张景华 本报通讯员 张文超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12日 04版)

        北京外国语大学被誉为“共和国外交官摇篮”,在这里如何读书?读什么书?又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和家国情怀?

     

        在北外,所有师生在了解世界之前,都必须通过经典阅读“读懂中国”。这作为北外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被纳入到学校课程建设、文化建设和思想工作的整体规划中。

     

        “书的意义不是藏在冰冷的字里,而是在头脑中,在阅读当中生成的。”北京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韩震期许着,师生在经典阅读中汲取到穿越时空、自强自信的精神力量。

     

        在传统经典中读懂中国精神

     

        9月,北外2015级2000余名新生一入学,校长彭龙就叮嘱同学们要“转识成智”,“不要总奔波在忙碌追逐的路上,有时候要慢一些,为自己保留一份闲暇,返身内求,独立思考”。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还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开学大礼包”。这其中,就有韩震推荐的《大学》《论语》等“大学生传世经典随身读”系列丛书,彭龙推荐的《中国哲学简史》中、英文版,还有学生所在专业知名教授为其量身推荐的必读书籍。此外,教授们还会经常被邀请为学生推荐好书,做客读书茶座。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北外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导读为引领,开设《中国思想经典导读》《中国戏曲文化经典》《中国古典著作选读》等公共通选课程,还积极建立校级、院系的读书组织,确立研习导师,营造读书氛围。

     

        “国际化人才除了掌握外语技能和基本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北外注重创造浓郁的读书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书香气质、文化底蕴。”党委副书记赵旻的一席话,解开了北外“读懂中国”的深意所在。

     

        在文献互译中读懂中国文化

     

        亚非学院、英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欧语学院、日语系、法语系、中文学院……温暖的阳光下,不同院系的教师围坐在一起,谈论的却是同一个主题:走进《诗经》,走进各国的诗歌世界。

     

        这是北外丽泽书友会的第五期读书活动。“《诗经》是两千年前中国人的各态人生的展现,也是中国文学的根,奠定了中国文学重视抒情诗的传统。作为北外人,能读懂诗并很好地运用诗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这是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的前提。”中文学院教师蒋文燕感触颇深。

     

        不只是读经典,北外人还借助自身优势传播经典。在文献互译中传播中国文化,已经成为每个北外人心头千钧重的使命。

     

        “读一些外国名著中译本时,我发现有时内容晦涩难懂竟甚于原本,而自己在笔译练习时又往往千般滋味在心头偏偏不知如何下笔。”为了能真正体味传统文化的神韵,国际商学院学生曾一珺选修了中文学院开设的《庄子文化选读》《京剧大观园》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同学们一起背诵庄子的《秋水》《逍遥游》等名篇,并自己试图翻译。

     

        “不仅要学会用中国语言讲述中国文化和中国话语,我们还要学会用外国语言讲述中国文化和中国话语。”韩震说。

     

        在文化互鉴中读懂中国智慧

     

        “对北外这样一所以培养外交、外事人才为主的专业类院校来讲,学生走出校园之后是否具有高尚的人格情操和浓厚的家国情怀,更是关乎国家的战略利益和世界形象。”在阅读时发挥语言优势、在文化互鉴中读懂中国智慧,一直是彭龙期许的校园图景,“我希望学生能在跨文化比较中,思考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优秀传统,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高级翻译学院研二学生殷晓上学期通过层层遴选被外交部提前录用。在《改造中国:经济改革及其政治影响》一书的读书报告中,她这样写道:“英语为我打开了一扇门,通过阅读诵记英文版本专业名著、文献,开阔了视野,并开始学会从外看中国。”和殷晓一样,很多北外的学生都会利用自己的外语专业优势,定期提交有关外文原著的读书报告,有的还要计入学分。

     

        “让世界理解中国,首先要读懂世界眼中的中国,然后学会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境转变话语方式,使人愿意听、听得懂,这是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根本。”韩震说。 (本报记者 邓 晖 张景华 本报通讯员 张文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