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应重视历史人物评价和人物传记书写

    作者: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 卜键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11日 14版)

        当前,召开关于史学功能和史学家担当的研讨会很有针对性,尤其是谈到史学家的担当,令人感觉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我仅就历史人物评价和人物传记书写谈一点个人看法,也是近年来在研究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敬请指教。

        研究历史能离开对人的认知吗?当然不能。一部《史记》之所以辉映千秋,离不开对人物的准确把握和生动描摹,不独列传和世家,本纪中亦随处可见刻画人物的妙笔。而今天我们的不少史著,常是见事不见人,以事驭人,匆匆来去,不见性情。过去一些大史学家如吴晗、陈寅恪都曾花费心血写作传记,今天则较为少见。历史传记的写作,基本让给一些非专业人士及网上写手,史学家有些缺位。当然网络上也能见到严谨的好作品,但多数缺少艰苦的史料搜集,缺少严肃的写作态度。大量的以讹传讹,大量的猎奇猎艳,大量的胡编乱造,带给读者尤其是一些年轻读者的会是什么呢?

        问题出在哪儿?第一,不下力气阅读和辨析原始史料。第二,评价体系陈旧,措辞随意,尺度不稳定,认识不深刻,判断不客观。不从史实出发,不从细节着墨。第三,选择单一,喜欢在热闹处拥挤,喜欢宏大叙事,空疏浮泛,而对很多基础的东西、基本的典章制度、风土民俗不去关注。第四,文字不讲究、不生动,晦涩艰深,使人难以卒读。书之不文,自然传之不远。

        怎样才能改变历史传记芜杂的现状?当然希望有规划和主导,更重要的则是史学界的重视,史学家的潜心写作。优秀传记的写作殊为不易,需要长时间坐冷板凳,需要抓住人物的神韵,需要可信的细节,需要传神笔墨以见数百年前之场景。研究历史应以人为核心,以那个时代人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为着力点,这是历史传记的责任,也可扩展到整个历史学科。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关注的是人与人的关联,是人的社会性。习近平主席强调“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强调“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这既是对史学界的鼓励鞭策,也启发我们更多地去关注历史上的各色人等,尤其是那些传承中华道统、在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的民族脊梁。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