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阐明了历史研究的重要性,赋予了历史研究工作者神圣光荣的使命担当。站在民族复兴的新起点,着眼我们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研究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历史研究工作者应当肩负起怎样的使命担当呢?
第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记述和研究历史,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近年来国内外敌对势力深谙“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之道,往往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攻击、丑化、污蔑我们党的领袖,任意放大我们党在实践探索中的失误和挫折,把一些局部细节无限放大以代替全部,把中国共产党妖魔化;故意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对立起来,夸大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困难、矛盾和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妖魔化,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历史记述和研究中的正确立场和正确方向,就是要求准确把握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评价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以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批驳那些别有用心歪曲历史的错误言论。
第二,让历史说话,用事实发言,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是自封的,它来源于历史,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等,也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过眼云烟,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引领下,中国人民才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了。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功,恰恰是因为中国没有听信别人的误导,在严峻的国际环境中独立自主地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历史研究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用历史事实告诉人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第三,对外讲好中国历史故事,为中华民族复兴事业争取良好的国际舆论和国际环境。习近平同志指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应该尊重彼此的选择,加深彼此的了解,以利于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历史学家在这方面可以并且应该发挥积极作用。”这实际上赋予了历史研究工作者对外讲好中国历史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理解中国的使命。要理解当代中国,就必须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尤其要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多。但是,我们也确实看到,由于对历史的中国不了解,国际社会对今天的中国存在这样那样的担忧、怀疑,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绝大部分是负面报道。因此,历史研究应该放眼世界,加强对外交流,从现实和历史两个层面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争取国际社会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中国人民对自己发展道路所作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