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994年《中国纪检监察报》创刊之初,就设置了《方圆谈》评论专栏,这一栏目创办的初衷是什么?
《方圆谈》栏目主创:《中国纪检监察报》是中央纪委机关报。《方圆谈》设立的初衷,就是要真正担起喉舌重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中央纪委监察部重点工作,通过对时政与社会热点话题、热点现象进行评论,在针砭时弊的同时,表明中央纪委机关报的严正态度,发出重点党报的权威声音,及时、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弘扬清风正气。
记者:作为一个评论专栏,《方圆谈》的选题来源主要有哪些?选题标准是什么?
《方圆谈》栏目主创:选题来源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发表的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新论述、新精神,中央出台的各项新方针、新政策,中央纪委监察部的中心工作,社会热点话题等。
《方圆谈》确定选题的唯一标准是符合栏目主旨定位,即紧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时事,注重针对舆情选择议题,引导舆论热点焦点,体现党报的立场、观点和思考。如,关于党风与政风、党纪与国法、反腐败与经济建设、官德与道德、干部队伍与群众基础等方面的议题。
记者:你们具体是如何策划栏目选题的呢?
《方圆谈》栏目主创:每天早上8点半,新闻部负责人召集当天选题策划会。新闻部编辑将所收集的当日与全面从严治党相关的新闻热点“拿出来”,交流看法,负责人进一步讨论、筛选,敲定当日话题,并对评论主要方向进行把关,上报报社选题策划会。确定后,将选题交本报评论员或作者队伍撰稿,有时,新闻部编辑也参与撰稿。
由于新闻随时发生、情况实时而变,选题或写作的角度也就会跟着发生变化。有时候,上午已经定了选题,下午又出现了新的更有价值的线索,就需要及时更换;或者,上午敲定了选题和写作方向,下午新闻线索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及时转变写作思路,有时甚至要“推倒重来”。
记者:作为党报的评论栏目,《方圆谈》如何做到主动出击?怎么把握评论中的“破”与“立”?
《方圆谈》栏目主创:主动出击首先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方圆谈》对党的主张,对好做法,坚定地宣传;对错误观点、走偏的议论,给予正确引导。其次,评论作为新闻的延伸、观点的体现,同样要建立在真实和新鲜这两个新闻基本价值的基础之上。如今网络媒体发达,但一些信息的真实性却无从知晓,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策划议题时,注重选择可靠消息源、核实新闻真实性,评论员要客观认知新闻本身,避免预设观点或过度解读。当然还要注重选题是否是新鲜事物,或有新动态、新进展,避免“炒冷饭”;要关注选题是否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避免“老生常谈”。
关于评论“破”与“立”的关系,我们是这样把握的:媒体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社会监督,作为党的“喉舌”,并非只是一味地“唱赞歌”,而应该更加全面地展示一个真实的世界,将舆论引导到一条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上去。涉及热点话题、敏感领域的评论并非只是狭义的批评,我们不能以预设的观点拿起批评的大棒挥向别人,更不能在没有正确认识评论对象的前提下就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地“炮轰”。要更注重引导性、建设性,要明白“破”什么,“立”什么,“破”的关键在“立”。2014年11月4日,《方圆谈》刊发了题为《反腐热情不能逾越法律底线》的言论,说的是山西大同有群众为了庆祝市委书记“落马”,在市委门口放爆竹被行政拘留一事。庆祝贪官被查错了吗?这不正体现了群众对纪检监察工作成效的认可吗?但庆祝的方式应该是什么?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遵纪守法都是最起码的,所以,对这件事我们就亮明了自己的观点:“即便采取举国旗、唱国歌,甚至包括燃放烟花爆竹的方式表达情绪,也要以理性守法为前提,决不能因动机是好的就可以扰乱社会秩序,影响公共安全,妨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这就是《方圆谈》的“破”与“立”。
记者:在媒体融合时代,传统平面媒体评论专栏的优势在哪里?《方圆谈》有什么好的经验值得同行借鉴?
《方圆谈》栏目主创: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平媒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报纸不得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但抓读者眼球不一定非要“猎奇”,更真实、更权威、更专业、更具有特色,才更有生命力。得益于报纸的生产方式,报纸评论专栏有相对成熟的作者队伍和专业的层层“把关人”,其真实性、权威性更有保证;由于生产周期长于新媒体,也使得作者与编者能“精打细磨”,作品也更具有论证深度;从现实情况看,受关注、影响大的报纸评论专栏普遍有自身的特色,比如,立场态度、编排位置等等。
当然,《方圆谈》虽然获奖了,它依然有很多需要提高和完善的地方,我们也一直在反思中提高,以下这些反思和经验,也许值得与各位同行共勉。
首先,内容上要做到“专”。既指“专一”,又指“专业”。《方圆谈》评论的内容普遍涉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即便是其他领域的社会热点,也会用纪检监察的视角去“观察”,这是中国纪检监察报作为中央纪委机关报的职责所在。
其次,形式上要做到“联”。既指作者队伍的联合,又指多媒体的融合发展。《方圆谈》有相对固定的作者队伍,这里面有的是纪检监察一线的干部,有的是专业的时政评论员。《方圆谈》之所以受关注,更离不开多媒体的联合发展,比如中国纪检监察报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互动等等。
(《方圆谈》栏目主创有:金玉萍、李玉龙、袁海涛、初英杰、王珍、毛翔、郝碧萱)(本报记者 李笑萌 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