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07日 星期六

    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新平台

    ——访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马红英

    作者:本报记者 马勇幼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07日 05版)
    图为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马红英正在接受记者采访。
    图为摆放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大厅一侧的青铜塑像《问道——孔子问老子》。本文图片均由马勇幼摄

        奎因街217号,一个在新加坡再普通不过的门牌号,藏身繁华的中心城区,包裹在组屋的中间,曾经是一个很少有人会注意的地方。然而,随着一座占地约1352平方米、融合了中国文化元素和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10层高楼拔地而起,此处不仅成为吸引众多游人驻足拍照的“景点”,还一度成为新加坡当地民众争相探究的城市幽境。这里就是“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访问新加坡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7日将为其揭牌。

     

        中心主任马红英到任不到一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她饱含深情地说:“当我第一眼看到中国文化中心的时候,真的非常震撼。在这里工作,不但是一种自豪,更有一种使命感。”马红英介绍说,2010年11月,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新加坡时与时任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共同为文化中心奠基。5年后,习近平主席与新加坡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又将一起为文化中心揭牌。这份“独一无二”的关爱,凸显了两国领导人对中新人文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视。

     

        文化中心由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先生设计,但从建筑的总体设计,到建材的使用,以及后期的装饰,都处处展示着“中国风”。刘太格要求文化中心设计稿上画的每一条线“都有充分的理由”,他历时一年,六易其稿,才最终完成设计,可谓“一门一窗皆有意,一砖一瓦总关情”。马红英说,设计团队在给文化中心添加中国元素方面费尽心思。一位来自香港的设计师在设计观光电梯时提议,要用灯光营造视觉效果,电梯在夜间上行时,外面的人们会看到它宛如一盏孔明灯在夜空中冉冉升起,如今这一匠心已经变为现实。

     

        在文化中心内,也随处可见中国元素。大厅进门左侧是10米高的巨幅油画《乡梦》,它由12幅油画组合而成,用中国红、水墨黑、吉祥金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思乡之情,体现了人们对家乡的眷恋和美好愿望。在大厅另一侧,摆放着青铜塑像《问道——孔子问老子》,2.5米多高的两座雕塑,呈现的是孔子前往周都洛邑,向老子问道的情形。雕塑造型一刚一柔,老子新沐披发,正向孔子讲述深藏若虚、逢时而动的观念。

     

        马红英感慨地说:“最近一段时间,很多新加坡朋友纷纷要求提前到中心参观一下,一方面是对这座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充满中国元素的建筑怀有好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家对习近平主席来揭牌满怀期待。”随后,马红英给本报记者讲起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几天前,一位年长的女士在中心门外向工作人员频频招手。一询问才知道,这位女士就住在附近,平时经常路过,当天是她的生日,她的愿望就是能够提前进文化中心看一看。工作人员热情地让她进去,并帮她在孔子雕塑和中国字画旁照相留念。她那份兴奋和激动溢于言表,让工作人员深深感受到她“作为一位新加坡华人,对中国怀有特殊感情”。

     

        “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这是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承担的重要使命。马红英相信并期待的是,中心正式运营后,能够借此平台广泛、深入地与本地文化社团合作,共同增进两国友谊,为中华文化在新加坡的传承和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我们现在已经有规划,未来将在这里举办各种高规格、接地气的活动,让文化中心慢慢成为新加坡人了解中国、感知中国的重要场所。习近平主席曾说,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我们一定要把中国故事讲得更精彩、更动人。”

     

        (本报新加坡11月6日电 本报记者 马勇幼)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