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06日 星期五

    科学精神 百年弘扬

    作者:白春礼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06日 10版)
    CFP

        今年是中国科学社成立100周年。1915年10月25日,中国科学社由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中国学生发起,其前身是1914年为创办《科学》杂志而成立的科学社。9名主要发起人为赵元任、任鸿隽、秉志、杨铨(杨杏佛)、周仁、胡明复、过探先、章元善、金邦正。

        中国科学社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科学学术团体,也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间综合性科学团体。据任鸿隽先生统计:“《科学》至1950年为止,共出版三十二卷,以每卷十二期,每期六万字计算,应有三千余万字。”他估计,有一千多位作者通过《科学》发表了学术观点。1985年,《科学》杂志复刊,由周光召先生任主编。

     

        《科学》现任主编、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杂志一百周年纪念会上发表了主旨演讲,认为《科学》在中国近现代科学和文化发展史上,作出了众多历史贡献,其大力倡导的“科学精神”在历史上起到了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在今天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依然需要大力弘扬。

     

    1.对“科学精神”的弘扬

     

        “科学”和“民主”是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陈独秀先生曾经指出,政治之有共和,学术之有科学。蔡元培先生也认为,并世各国之富强,正与科学之发达以骈进。胡适先生更生动形象地谈到,在那个时代,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无论守旧和维新,人们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

     

        追根溯源,国人“科学”观的发展演进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众所周知,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因此,当近代科学在西方诞生并东渐中国以后,中国社会起初对它是俯视的,或言“西学中源”,或斥为“奇技淫巧”。等到近代科学发展成熟,西方列强用其物化成果——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时,国人才认识到中西强弱差距,开始仰视西学,要“师夷长技以制夷”,但对科学的理解大多仍持“中体西用”立场,仍停留在“技”和“器”的层面。后来“洋务运动”失败,维新继起,科举废除,新学伊始,国人才逐渐开始关注科学的理论成果——知识,然而一般只将科学看作“分科之学”。

     

        直到民国初年,国人对科学的理解还相当肤浅和混乱,大多分不清科学与技术,甚至分不清科学与魔术,更谈不上对科学的本质和功能有清楚的认识。直至《科学》创刊,这一时期对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系统引进和对科学思想的广泛传播,才开始使国人把近代科学看作一个整体,当作一种思维方法、一种现代文化、一种精神文明,来认识、来传播、来建设、来发展。

     

        1916年1月,《科学》第2卷第1期刊出了中国科学社社长任鸿隽的《科学精神论》,首次在中文文献中创用“科学精神”一词并作系统论述:“科学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自此,“科学精神”这个词在中国逐渐流传,到今天已成为一个常用词,并被赋予丰富的含义。1922年,中国科学社举行第七次年会,梁启超与会发表题为“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有系统之真知识,叫作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作科学精神。”

     

        “求真”是“科学”和“科学精神”必须遵循的铁律;而在中国,对这一真谛的认知和昭示,始于《科学》创刊号。《发刊词》首先指出“世界强国,其民权国力之发展,必与其学术思想之进步为平行线”,发出对“科学”与“民主”的深长呼唤。继而,从科学之有造于物质、有造于人生、有造于智识,以及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水准四方面论述了其社会功能。最后,更直抒要“激扬求是之心,引发致用之理”,表达了传播科学、求真至善的“科学救国”理想。

     

        至此,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科学”,不仅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而且主要是指与封建迷信、蒙昧无知相对应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人们开始强调要用“科学”的尺度衡量世界一切事物,崇尚理性,反对迷信和愚昧,认为只有具备“科学精神”的“一尊理性”,国人才能摆脱“无常识之思维、无理由之信仰”的束缚,成为新鲜活泼的一代新人。

     

        在一百年前的中国,对科学的本质和功能有如此清醒、深刻的认识,的确难能可贵。这些文字,不啻在当时擂响了思想解放的时代战鼓,如黄钟大吕,启振国人;即使在一百年后的今天读来,也依然觉得那么直达本真、切中肯綮,那么澎湃慷慨、激动人心。

     

        一百年来,《科学》始终坚持“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帜志”,在传播科学的旗帜上不断注入“弘扬科学精神”的灵魂,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提供科学精神和动力源泉。

     

        综上所述,从“奇技淫巧”到“师夷长技”,从“西学中源”到“中体西用”,从“知识”层面的“分科之学”到“思维”层面的“精神文化”,正是有了这些认识上的不断飞跃,近代科学作为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文明,才开始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些新的价值观不仅引发了近当代中国社会的广泛深刻变革,而且成为百年来始终熠熠生辉、光芒四射的灯塔,在时至今日的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持续发挥着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这一历史变革,虽不能说全是《科学》之功,但的确可以说端赖《科学》开山发轫之力。

     

    2.面向未来继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缅怀先贤,是为了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纪念历史,是为了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今天的中国,与百年前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前所未有的进步。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需要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民,继续高举着科学的大旗,继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引领国家科学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幸福安康。在这方面,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科技界尤其责无旁贷。

     

        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我们需要大力倡导和弘扬以下八个方面的科学精神。

     

        一是对科学真知的不懈追求。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是科学的本质,也是科学价值、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的核心。理性质疑、自由探索、不盲从权威、对真理不懈追求等,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是科学家的崇高使命和责任。科学家要通过不断的科学探索和创新活动,重观察、重实验、重分析,以“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并进而“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这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仅是科学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新时代国民应当具备的思维能力。

     

        二是对经世致用的责任担当。科学从来就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增进人类福祉的巨大引擎,需求牵引一直是科技发展的两大主动力之一。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类,应当成为我们共同的科技价值观。当前,我国正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既是大势所趋,更是形势所迫,创新发展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首要基本理念。科技界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既要“激扬求是之心”,更要“引发致用之理”,自觉肩负起创新驱动发展的神圣使命。

     

        三是对勇攀高峰的创新自信。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我国古代有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辉煌科学技术成就;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和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取得了“两弹一星”、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今年正值该成果诞生50周年)、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刚刚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等世界领先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近年来,我国在铁基超导、中微子、干细胞、量子通信、高性能计算、载人航天、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清洁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重要原创成果。今天,我国科学技术正在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转向面的提升,实现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并行领跑为主的根本转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有决心、有条件、有能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学家要牢固树立追求卓越的创新自信、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努力为国家创新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四是对协同创新的积极践行。就自身规律而言,随着科学技术深入发展,学科领域日益交叉融合,基础研究、应用研发和产业创新界限日益模糊,跨学科、跨领域、跨创新链环节的协同创新,正成为科学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是创新突破的重点领域。从人类社会发展要求来看,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短缺、粮食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生态环境污染、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和贫困等重要问题,事关人类共同安危,加强科技合作和协同创新,携手应对共同挑战,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更是全球科技界的必然选择。合作和协同,成为科技创新和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必须践行的重要价值观。

     

        五是对科学文化的价值传承。科学文化深度渗透和影响着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工作,影响着创新活动的质量和绩效。包括《科学》创办者在内的老一辈科学家,为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筚路蓝缕、呕心沥血,奠定了良好基础和丰富的优秀传统。珍视和继承这些优秀传统,并注入新时代的科学与人文内涵,使其不断丰富发展和发扬光大,从而构建起符合科学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科学文化,并加以传承,是当代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

     

        六是对科学伦理的严遵恪守。科学伦理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科研工作的高压线,得到包括科学界在内的全球、全社会的共识和关注。科学的价值观和合理性标准,也日益成为更多国人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基本判据。值得警惕的是,受社会大环境影响,以学术诚信为基本规范的科学道德正面临严峻挑战,各种形式的学术不端屡屡触碰科学伦理的底线,科技界必须从严格制度规范和强化自律约束两个方面入手,加强科学道德建设,净化、优化学术环境和风气。

     

        七是对社会风尚的正确引领。科学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国社会风尚的风向标和压舱石。科技界要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创新生态,引领民族文化和社会风尚健康发展。我们要有家国天下、创新为民的情怀,上下求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作风,“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治学态度,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品格,奖掖后学、甘为人梯的风范。今天的科学家特别是中青年科学家,要学习和继承中外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高风亮节,修身养性,严格自律,戒急戒骄,去浮去躁,秉持求实致用初心,坚守学术道德底线,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楷模。

     

        八是对科学普及的倾力投入。面向社会公众的科学传播与普及工作,有利于构建公民基本的科学知识结构和科学思维能力,从根本上说,是培育民族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启发公民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崇高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参与科普工作既是社会和时代的要求,也是科学家自身的社会责任与义务。

     

        当前,我国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活动日益社会化、大众化、网络化,这一时代热潮已经引发创新活动组织方式和创新生态的显著改变。不仅如此,我们更应当看到,这将对全社会科学精神、科学文化带来巨大变革,极大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无穷的创造力,极大提升民族创新能力,影响重大,广泛而深远,中华民族将迎来新的“科学的春天”。我们科技工作者在为这一时代潮流振臂欢呼的同时,更要积极行动起来,致力于促进科技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度融合,为全社会、全民族创新创业当好先锋、多作贡献。

     

        (根据作者在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杂志一百周年纪念会上的主旨报告整理而成,略有删节)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