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史研究杂志社、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天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实践与经验”高层论坛近日在西北师范大学和天水师范学院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4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历史时期改革活动产生的原因、改革思想和制度设计、改革实践、改革中面临的阻力与应对策略、改革的作用与教训等问题展开研讨。
本次论坛以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为主题,《中国史研究》主编彭卫研究员阐释了研究中国历史上的改革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思路;专家发言主要围绕商鞅变法、隋唐政治改革、王安石变法、元明清改革四个专题展开。具体包括:中国人民大学王子今教授的《论〈商君书〉对“廉”的否定及秦政治道德导向的历史变化》、天水师范学院雍际春教授的《商鞅变法与秦文化的转型》、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魏明孔研究员的《隋代兴盛与短命而亡的经验教训》、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再聪教授的《唐代“村”制度与基层行政制度改革》、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李华瑞教授的《论北宋后期六十年的改革》、天水师范学院杨小敏教授的《再议王安石改革的人才观及其实践》、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田澍教授的《腐败葬送改革:清官海瑞眼中的吏弊走向》、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常建华教授的《民生改革与社会建设:清康雍时期试行社仓新考》、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振宏教授的《问题倒逼与改革家的历史主动性》等。大家认为,改革贯穿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始终,尽管各个时期,不同朝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情况不同,具体改革的目的、内容、手段、结果各异,但是也具有许多共同点,比如改革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对社会制度进行变更或调整完善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来化解和克服社会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矛盾;改革必须有强有力的领导者,周密安排,循序渐进;改革必须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等等。研究这些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改革,分析其发生背景、策略方法及成败得失等具有重要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