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至宏观经济、小至一菜一汤都是我们关注的议题”,李克强总理在访问韩国之前,曾做过这样的“剧透”。
10月31日,在李克强总理和韩国总统朴槿惠的共同见证下,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与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共同签署了关于进出口大米、参鸡汤和水生动物的三项协议。
虽是“一菜一汤”,但事关大福祉。“三项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韩两国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合作迈上互利共赢的新台阶”。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协议为两国人民带来哪些实惠
此次双方签署的关于大米、参鸡汤和水生动物的协议,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关涉老百姓餐桌的更加“接地气”的协议。
中韩同是以大米为主粮的国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生产国,大米产量远高于韩国。据统计,2014年中国大米产量约1.3亿吨,而韩国仅有400余万吨;2015年前三季度,中国输韩大米数量达到13.4万吨,同比增长约57%,韩国已成为中国出口大米最主要的市场之一。
“韩国大米虽然产量小,但是精耕细作,在产品品质、品种方面可以满足中国老百姓口粮消费的多样化需求。中韩建立进出口大米质量安全合作机制,可以较好地保障两国大米贸易。”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说。
他还介绍,作为韩国享誉世界的特色美食参鸡汤,承载着韩国的饮食文化,是中国游客赴韩旅游必尝的美食之一。让正宗的参鸡汤进入中国,既可以方便消费者不出国门即可享用到这一特色美食,更是促进两国传统文化交流的一个别开生面的纽带。
韩国目前已是中国水生动物出口的第二大市场国(日本第一),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韩国进口水生动物的最大来源国。中国输韩水生动物品种主要包括淡水鱼、海水鱼、贝类、甲壳类、贝类种苗等,泥鳅、海鱼、扇贝已成为韩国消费者十分喜爱的日常消费美食。协议的签署,对于两国消费者来讲,一方面能享受到安全价廉的高档水生动物,另一方面,自己养殖或捕捞的优质产品又多了一个市场一条出路。
如何保障韩国输华食品的安全
吃得丰富,前提是吃得安全。“此次协议的签署,最重要的是要让老百姓吃上更加安全放心的进口食品。”这位负责人说。
他介绍,收到韩方提出的大米、参鸡汤输华申请后,质检总局立即组织开展全面深入的风险评估。针对大米贸易中可能发生的谷斑皮蠹、假高粱、荚壳伯克霍尔德氏菌、杂草等生物安全风险以及微生物污染,质检总局提出了从种植源头、生产加工、储存、出口前检疫处理等全过程监管要求。对韩国输华的参鸡汤,从人参的生长期到鸡肉的加工时间和温度,包括生产企业的要求等,质检总局均制定了严谨、科学、务实的要求。关于水生动物进出境,最重要的是确保水生动物疫病安全和食用安全,防止水生动物疫病跨境传播,防止水生动物受重金属、毒素及病原微生物污染,为此中韩双方多次开展探讨水生动物疫病检测技术交流合作。
推进食品安全“国际共治”是此次签署协议中保障安全的最大亮点。随着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双边食品贸易将继续扩大,如何防止不断增长贸易带来的质量安全风险,是两国共同面对的严峻课题。
“此次签署的文件,均明确了出口国政府监管部门和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责任,明确了从生产原料到生产加工直至出口的质量安全要求,是通过跨国合作保障国际贸易中食品安全的典型案例。”他告诉记者,双方还将通过协议的执行,加强在检验检疫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检验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和信息共享;及时向对方通报在对双边进出口检验检疫时发现的问题;不断加强双方检验检疫人员的交流和培训,有效控制食品进出口贸易中的安全风险。
(本报记者 陈海波)